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功夫,浸在沸水中烧煮的漆渣已经软化,几经融化过滤之后,一团朱黑色的漆胶终于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漆渣回炉大功告成,造船所需的材料终于完全备齐了。
这段日子,林兄特地分派了我另外一项差事,便是与秦冲、锅盔二人采摘浆果、酿造酒液。
先前在他面前夸下海口,这位仁兄尽然当真了。
酿制土酒并非难事,只是这岛上没有五谷牛羊,除了生硬油腻的棕榈果再无其他浆果可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不能用鱼肉、海兽的毛皮来酿造酒浆吧!
正在为难之际,无意之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可供食用的树木茎块。
长在土下,肉质醇厚略带甜味,与波斯高原上的赤薯有着几分相似。
这一发现令众人大喜过望,我们也把这样的树根称之为木薯。
有了木薯的主食,今后我们在孤岛上的日子也会好过了许多,而且我也无需再为酒料犯愁了。
造酒从选料到酿造都是体力活,仅靠我们三人之力很难成事。
所以大伙暂时全都停下造船的活计,前来听从我这位酒司的差遣。
一天的功夫,我们便挖掘了千余斤木薯。
清洗切片、海滩晾晒、锅中蒸煮、拌入酒曲、木桶封存、蒸馏取酒。
等到这年秋天,我们商船的龙骨开始上架的时候,在这南荒海外的天涯之地,木薯酒酿尽然顺着木管叮咚而出了。
浓浓的酒香令人陶醉,两月前的一句戏言尽然成真,令我倍感振奋。
这个世上,只要愿意尝试,凡事皆有可能。
不论是行商还是酿酒,不管是指挥千军万马,还是孤身行走天涯。
没有经过不知艰难,没有做过不知自家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好酒!好酒!哈哈哈!醇香厚重、后味绵长!能和天竺佛国的贵霜老酒相媲美啊!”
林兄迫不及待的站在蒸锅前方,接下一碗浊酒,然后一饮而尽连声赞道。
“老酒能成,大哥的酒曲居功至伟,哈哈哈!”
接过陶碗尝了一口,但觉一股辛辣甘醇的热气直冲肺腑,热辣厚重余味无穷,确是世间少有的烈酒。
我顿觉释然开怀长笑了起来,佳酿已成,总算没有辜负林兄的托付。
说起这酒曲,当初还颇费了一番周折。
没有酒曲为饵,酿出的老酒便会如泔水一般,口味和曲酒会是天地之别。
但直到晾干的薯片上锅蒸煮时,我才发现作为酒引的酒曲酵母还没有着落。
忙乱之间,我们在船上找出了十几个橡木酒桶。
全都空空如也,几经渗滴才勉强接下了一陶碗的清酒,作为酒曲还远远不够。
如今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秦冲取来清水,倒入这些酒桶之中。
清洗酒桶的浊水,连同这最后一碗清酒作为酒曲,成败与否只能交给老天爷了。
没有酒窖便以石池木桶代之,没有酿酒工匠只能遵循古法。
无心而为尽能酿出如此美酒,天上的酒神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中秋之后下元节接踵而至,转眼之间我们已在这沧海上辗转盘桓了半年之久。
而何日能够西归,如今看来还是遥遥无期。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又谓“下元水官节”,是夏历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圆之夜。
对于林兄他们这些靠水而生的海商来说,下元节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
海民们会在这一天里祭奠先祖,敬奉水官,祈求行海途中一帆风顺逢凶化吉。
如今我们为水所困,新建海船的龙骨又是刚刚上架,所以这个下元节在林兄的眼里就显得尤为神圣了。
大伙在北岸的高坡上,垒砌了一座祭祀所用的石台。
摆上肥美的鲑鱼、煮熟的木薯、还有我们新酿的薯酒作为祭祀之物。
我们面朝西北故土的方向席地而跪,林兄双手捧着酒盏,虔诚的敬天地、敬水官、敬祖先。
我第一次见到这位八尺高的汉子尽然泪流满面,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顿觉痛彻心扉。
乡之远兮,不可追也!
夜幕已经降临,一轮皓月垂悬于海天之间。
如此之近,似乎触手可摘。
一叶扁舟乘风而去,便可驶入那月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