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蒙骜大军出函谷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场突如其来的对攻,让秦军足足损失了三千人马,而赵军也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代价。
    应该说,这场小规模的战斗,赵军几乎是以完胜收场。
    但很显然,区区数千人的阵亡,在这数十万大军的对战之中,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当然,这点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但这场战斗对双方的士气影响却不容忽视。
    赵军自不必说,一场酣畅淋漓的主动出击的胜利足以抹平廉颇将军的逝世带来的负面情绪;而对于秦军来说,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
    赵军依旧是那个赵军,即便秦军稍占优势,也依旧不能小看。
    秦军最明显的改变,便是在后续大军抵达前,王龁再不敢肆无忌惮地对新郑城发动全面的进攻了。
    可以说,李牧就是用这一场小小的胜利,硬生生地将秦赵双方拉回到了几乎是同一起跑线上。
    只可惜,秦军作为战争的发动者,还是占有着绝大的主动权。
    就在李牧主动出击逼退秦军的第二日傍晚时分,秦军后续的五万大军便赶到了新郑外围。秦军再度从兵力上占据绝大的优势。
    一场惨烈的攻防大战随即再度在新郑的城头展开。
    虽然李牧手中也有着一十七万大军,但别忘了,其中有着四万多人,乃是屯田兵,战力与秦军精锐相比,还是差了不少的。
    至少一个半到两个屯田兵才能抵得过一个秦军精锐。
    而
    王龁手中的二十三万多人,可都是秦军得精锐之属。
    这一来二去的战力差距,可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六万而已。按照二换一的算法,秦军得兵力优势至少在八万以上。
    当然了,战力的差距也不能简单的进行数字的累加。
    更何况,廉颇将军在时,便已经将这四万屯田兵拆分到了各军之中,有精锐老卒的带领,屯田兵的提升也是明显而快速的。
    甚至,即便是有着八万、甚至是十万的战力差距,秦军想要轻易地攻破有着牢固城防的新郑城,那也是痴人说梦。
    所有人都知道,秦军必有后手。
    秦军也知道赵军知道自己必有后手。
    但两军还是在新郑城打生打死,似乎双方都想要在这新郑的城头将对方摧毁。
    实际上,双方后续的动作,却已然展开。
    因为王龁提前发动了对新郑城的进攻的缘故,蒙骜也被迫进行提速。
    显然,蒙骜也知道赵军一定会紧盯着函谷关的异动,而为了尽可能的隐藏大军的行动,蒙骜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
    首先便是大军从函谷关的开入开出全都安排在夜晚。
    其次,为了配合大军的行动,在夜晚,函谷关也会配合着实行严格的宵禁,没有蒙骜的特别路条,其余人等在晚上出现在函谷附近,一律格杀。
    最后,在一只大军开出函谷,便立即会有一只大军被安排开入函谷关中。
    因此,在白日里看来,函谷关内的秦军始终是
    没有变化的。
    这样的障眼法虽然很简单,但配合着有史以来最为严苛的宵禁,却是十分的有效。
    当然了,这样的办法用个一次两次,最多三四次也就算了,用多了势必会暴露。
    很简单的道理,长时间的宵禁,很容易便会引起函谷关内赵国细作的警觉。
    虽然夜晚潜行的函谷内,有些做不到,可广撒网在函谷关出关后的数条道路甚至是山林之中,总是能发现些蛛丝马迹的。
    蒙骜当然不会不明白,可偏偏,他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运送了
    十余次的部队。
    自然,这支秦军的行踪还是被赵军的细作侦查得知了。
    不过,这也正是蒙骜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他就是要让赵国发现他的行动,却又不能让赵国太过容易发现。
    他的十万大军,不过是秦军得第二击,也并不是对赵国致命的一击。
    因此,他的行动是否让赵国得知其实并无关紧要,甚至在赵国已经猜到了秦国还有后手的情况下,蒙骜所部的暴露比不暴露还要更好。
    只有蒙骜所部暴露了,赵军的注意力才会放到蒙骜所部之上,也才会忽略正在暗戳戳集结着部队的魏国。
    可矛盾的是,若是让赵军轻易得知了蒙骜大军的行踪,那赵军肯定又会疑心秦军的后手不该如此轻易暴露,难免不会想到魏国那边。
    于是,在这「得过过不得」的特殊要求之下,蒙骜才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妙计」。
    看起来,
    蒙骜是在尽力地掩盖大军的出击,实际上,却是故意给赵军知晓自己的行动。
    关键是,这个破绽卖得还很巧妙。
    甚至在探知了秦军动向之后,赵军的斥候还会为自己的机智而兴奋,更会添油加醋地告诉赵军的决策者,这个消息来得有多么的不容易。
    这也正是蒙骜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