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角力间再起波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一日日过去,随着信陵君的回援、魏国的沦陷,赵秦战场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P>
    原本一分为三的颍川战场,渐渐合拢成了一处。</P>
    瞬间,新郑战场便再度形成了两军队对峙的局面,一如当年的长平战场。</P>
    只是,不同的是,当年的长平之战,拖不下去的是赵国,而此时的新郑战场,拖不下去的却是秦国。</P>
    南面,秦军总兵力即将达到了三十五万之多,这也迫使着援军还未完全抵达,手中只剩下十六三千万大军的李牧退回到了新郑城内死守。</P>
    但,李牧到底是李牧。</P>
    面对即将面临的巨大的兵力悬殊,他不仅没有强令身后的周骐、赵韦和孙崮所部加快行军,驰援新郑,反而是对赵括的命令进行了一番修改。</P>
    野王城孙崮所部收复轵城之后,除留下五千卒守卫粮道之外,其余四万五千大军,立即向西,直扑曲阳。</P>
    而周骐和赵韦所部,留下一万大军固守洛城,九万大军南下新郑,剩下的四万大军则是同样西出,配合孙崮所部彻底封锁阳山。</P>
    旋即,孙崮所部全军继续向西,配合空仓领之南下部队,直插秦国河东、河西之境,扣关函谷。</P>
    是的,相较于赵括的保守治疗,李牧的心则是要大上许多。</P>
    很明显,李牧就是要趁着秦军主力被自己钉在颍川新郑的机会,剪除掉秦国的羽翼——河东、河西郡。</P>
    当然了,若是秦军实在不给力,李牧也不介意直接对函谷关下手,兵临咸阳。</P>
    那这事儿可就彻底的大发了!</P>
    不过,这并不是说李牧的战略构想就比赵括要更加的明智。</P>
    只不过秦军的一系列动作实在太快,而身处魏国的赵括,显然没想到秦军会果断地采取龟缩战术。</P>
    更没想到原本驻扎在曲阳监视着洛城的蒙骜所部,会被几乎全员调至南面的新郑战场。</P>
    曲阳,那可是河东的门户,也是任何一支军队进出河东的必由之路。</P>
    可以说,一旦曲阳被控制在了赵军的手中,秦军从河东回返的路途便算是断了。</P>
    而一旦此路断绝,赵军便有足够的时间来收拾河东、河西两郡了。</P>
    原因很简单,秦军几乎倾国之兵都已经集中在了新郑城下,而新郑的秦军想要回援,在曲阳陷落的情况下,便只能从楚地回返蜀中,再从蜀中进入关中,最后经函谷才能抵达河西、河东之地。</P>
    这样一条念都要念很长时间的道路,没有个一两个月根本走不完。</P>
    而一两个月,足够赵军拿下河东、河西甚至是兵寇函谷了。</P>
    即便秦国内部还有兵力,也未必敢在如此情况下出函谷而战了。</P>
    当然,从王龁的角度,这样的调度却也是合情合理的。</P>
    不是他不知道曲阳的重要性,可是若是将蒙骜的大军继续留在曲阳,极大的可能,等魏地的赵军回返,立即就会汇合着野王城和洛城的部队,对蒙骜的大军展开围剿。</P>
    到那时,秦军损失的,就不止是一个曲阳,恐怕还要将蒙骜,连带着手下的数万精锐大军一起填进去。</P>
    一句话,如今的秦国已经满是漏洞,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遭到赵军的暴击,顾得了这头,就会落下那头。</P>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千年后的大明1642。</P>
    当然了,王龁比孙传庭手中的筹码还是要多上不少的。</P>
    只是,在如今的形势下,除了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之外,王龁什么也做不了。</P>
    不管是出于对军队的考量,还是对蒙骜这个接班人的考虑,收缩兵力都是最好的办法。</P>
    王龁所能希望的也只有对面的李牧能不为所动地继续跟他在新郑决战。</P>
    只有决战,王龁和他的秦军才会有一线生机。</P>
    只可惜,李牧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王龁的想法,随即放弃与秦军决战的想法,开始尽可能地占秦军得便宜。</P>
    当然,这份军令也同时以快马传递给了还在行军路上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