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比府城还干净的难民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天,你们都不用去做什么重活。”
    “并且,我们还会免费,为你们提供一日三餐。”
    听到这话,下面那些逃难的百姓们,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我没听错吧,不用干什么重活,还管一日三餐?”
    “肯定是骗人的,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我听老一辈的人说,以前蒙古人打天下的时候,管咱们这些汉人百姓叫做两脚羊。意思就是,咱们其实就跟羊差不多。羊养肥了,可是要杀来吃肉的。”
    “怪不得对我们这么好,原来是要吃我们!”
    也不能怪这些逃难的百姓想的太多。
    实在是这福利待遇给的太好了一点,他们不敢相信。
    现在可是灾荒年间,粮食简直比黄金还珍贵。
    这种时候,有人愿意免费给他们粮食吃。
    当然其实不是免费的,而是需要他们去干活。
    可在这些百姓看来,这就跟免费没有什么区别了啊?
    对他们这么好,肯定是别有所图。
    站在小土包上招工的人,其实还是一个大同的官员。
    听到这些百姓们的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对他们好,竟然还好出错来了。
    不过这种情况,他也不是第一次碰到了,处理起来还算是有经验。
    也不搞什么虚的,直接开门见山的道:“各位乡亲们,你们不用担心。咱们可是代表着朝廷找你们干活。”
    “你们也别觉得,这是朝廷对你们好。之所以给你们吃的,也不过就是为了让你们养足力气,然后可以更好的干活罢了。”
    这话说的虽然都是红果果的利益,百姓们到是听进去了。
    说白了,他们也只是不相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他们这么好而已。
    既然有目的,他们反而放心了。
    招工的大同官员见状,马上继续循循善诱的道:“更何况这次来大同的百姓这么多,如果朝廷真要做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住天下悠悠众口?”
    百姓们面面相觑,越发觉得这个官员说的有道理。
    当然,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百姓们都已经穷途末路了。
    现在总算是有口吃的,总比饿死要强吧?
    当下就有人忍不住问道:“大人,我们都要干什么活呢?”
    听到有人这么问,那个大同的官员,顿时就来了惊人。
    不管是不是相信他的话,这些人的转变终究是一个好兆头。
    那官员立刻装出一副声情并茂的模样,兴冲冲的向众人介绍起来。
    “百姓们,朝廷现在主要招募人手的的地方,主要有这几个。”
    “其一,就是建造铁路的工人,不管你是木匠还是铁匠,都可以去应聘铁。”
    “普通人当然也可以应聘,不过这个工作,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听到官员这么说,以前干过铁匠或者修过房子城墙之类的百姓们,眼前顿时亮了起来。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那些没有什么匠人手艺,只会种地地老百姓们,顿时担忧起来。
    他们会种地,可现在整个大同旱灾,种地这个本事又有什么用?
    整个大同都是大旱,他们再会种粮食,可没有水,又有什么用?
    但凡老天爷能够稍微争气那么一点点,能够稍微多下那么一点点雨,他们这些人都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
    就在他们郁闷的时候,招工的官员又开口了。
    “我们招募的第二种工人,是修剪水利工程的工人。挖水渠,建水坝。防止以后出现洪涝灾害的工程。”
    “这种工人不需要什么专业技术,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行?你们只负责干活,至于怎么干自然有人教你们。”
    听到招工的官员这么说,所有灾民都兴奋了起来。
    这样的工作,堂堂以前也经常干。
    只不过,以前做这些都是服朝廷的劳役,非但没有钱不说,说不定还要自备干粮。
    以前蒙元统治的时候,这样的活他们是真没少干。
    直到大明立国之后,这种情况才彻底消失。
    但是,那官员的声音还没有结束。
    “至于第三种,是临时的工作,建造难民营地。”
    “这些营地,就是给咱们这些逃难的百姓临时住的。现在百姓越来越多,所以这种工作也比较辛苦,比较赶时间。”
    顿了顿,那官员又补充道:“这种工作也有它的好处,因为工期比较赶,工作也比较辛苦。”
    “所以,这种工作每天的工钱是四十文,而且每天都管两顿饭。”
    听到管两顿饭,许多年轻人都疯狂了。
    毕竟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吃饱饭,别的全都是次要的。
    再苦再累,也没有饿肚子可怕啊。
    人群中有些上了年纪的,却是震惊的长大了嘴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