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执两用中,系统涌现(4K)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甚至觉得这世间再没有其它生灵是自己的对手,便追求起了“逆天”的突破。”
    “化不可能为可能,在一件人造之物上创造属于自身的规则,寄予几多心血,让后世有缘者得之,观而悟道,亦是常事。”
    “曾经有个古老的传说,一位新崛起的绝代强者想挑战老一辈的至尊,先礼后兵,来了场论道:前者一指崩裂大山,将一座峰头轰飞打入域外虚空,成了环绕天地的一颗流星,神焰燃烧数昼夜不息,昭示无上神通;
    但后者却只是淡然起身,露出了他方才所盘坐的一块青石,飘然离去,惹人费解。”
    “所以是前者不战而胜,惊走了后者?”战摩诃适时追问:“还是那青石有异?”
    拓跋无愁点点头:“那块青石本是凡物,再普通不过的砾岩,可在流星飞纵的这几天里,竟悄无声息间变化成了坚不可摧的不朽结晶,任何元气难侵,让挑战者琢磨良久,终自愧弗如,主动宣扬起了他的败绩。”
    “很多年后,这块石头几经辗转,又被一名天资横溢的年轻人所得,闯出了幽朝八部神将之一的名号,昔时之法重显威势。”
    “而像天凉曾获得的至宝‘两生花,它也应该是一位古时的大能造化出的奇物,或是那位北方巡王所为,或是幽帝演法,也可能得自于更久远的,连历史都磨灭了的遗迹中。”
    “但,既然‘天鸢’是近期新研发的技艺,跟那些创法者早已逝去的情况截然不同。”
    他话锋一转,眼中带着一丝不解与探寻,“为什么非要以‘器”,以“物’悟道?非要通过解析这些复杂的运行原理,去间接揣摩、去逆向推演其蕴含的‘道‘?为何不直接去问......那些创造它的人本身?!”
    “询问那些设计者、符师、炼器师们,请教活生生的他们,当初是如何构思、如何理解,如何将自身对元气法则的认知,对‘道‘的感悟融入其中的?转化为手中之‘器”的?”
    “这岂不是......舍近求远?绕了一个巨大的弯路?”
    “即便它的诞生非一人之功,是众多智慧凝结的成果,但若能亲耳聆听那些核心的创造者阐述其理念,总该比单纯研究这死寂的器物本身,更能直指内核,得其神髓吧?”
    “错!”
    赵青平静开口,却宛如利剑斩断乱麻,瞬间击碎了拓跋无愁的质疑:“你混淆了‘个体智慧’与‘系统涌现’的根本区别!”
    “由小至大,由简入繁,系统......尤其是复杂的高阶系统,其运行所展现的规律、所蕴含的‘道’,并非其内部个体智慧的简单叠加或线性延伸!而往往会是......一种全新的、超越个体认知总和的存在!升华!”
    “这,便是‘涌现‘!”
    “就像......亿万只蚂蚁,遵循着极其简单的规则????感知信息素、搬运食物,避开障碍????单个蚂蚁的智慧微乎其微,其行为模式也一目了然,却能协同构筑出结构复杂、功能完备的庞大蚁巢。
    “这蚁巢的‘智慧”,它的‘设计”,难道存在于任何一只蚂蚁的脑中吗?所有蚂蚁加在一起,就可以向他人清晰阐述出来吗?”
    “不!它‘涌现’于蚁群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互动之中!是无数简单个体行为在特定规则下,相互作用、迭代演化后,自然呈现的宏观秩序!究其玄奥,并不依循你所想的‘追溯本源之理!”
    “再打个比方,”赵青继续述说,语重心长:“难道你访问过几个精通吏治,熟稔律法的能吏干臣,听过他们讲述如何征收赋税、审理案件、整饬军备......就能洞悉一个庞大王朝兴衰治乱的“国运之道了吗?”
    “同理!打造一架‘天鸢”,从起始的矿脉勘探、开采、冶炼、提纯,到符纹设计、材料处理、精密加工、部件组装、阵法调试、协同训练......其背后涉及的环节,何止万千?”
    “间接参与其中的工匠、符师、炼器师,乃至后勤保障、物资调配......林林总总,何止百万之众!每一个人,每个典型群体,都在这个庞大系统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汗水、乃至一丝微不可查的‘随机性’!”
    “你要如何去‘问询这百万之众?如何从他们每一个人的口中,拼凑出‘天鸢”这个系统在九天之上翱翔,在血火之中征伐的完整之‘道‘?把握住那在无数变量交织下涌现出的,超越设计预期的“系统之魂‘?”
    “这.......几乎没有可能!”
    她斩钉截铁:“你所能得到的,不过是无数碎片化的、局部的、甚至可能相互矛盾的‘个体认知’。它们如同散落的珍珠,纵然每一颗都光彩夺目,却无法自行串联成完整的项链。”
    “器,未必就是死物!它也可以是“活”的系统!穷究其个体思维,绝非悟道的正途!”
    “是了!”
    拓跋无愁由衷感叹:“人”所蕴藏的潜力与智慧,原来就在这‘变量”与“涌现里!不仅仅是‘天鸢‘这样的器物,一卷卷宗门世代相传,反复修补增益的功法,一份份随着观测累积、愈发完整的星图,又何尝不是如此?”
    “而在它们逐步成形的过程中,就算是毫无修为,甚至大字不识的凡人,只要数量够多,亦可做出显著的贡献,属于整个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共同构筑超越个体的宏伟奇迹。”
    “这种集众志而成的“奇迹”,未必需要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有着威胁到八境层级的特殊设计,它只是在我等先行者审视修行状况时,恰到好处绽放开来的几朵灵感之花!”
    “以万物为师,更以万人为师!”
    “不拘一格,方能得窥大道真容!”
    “正是如此。”赵青淡淡回道:“不枉我费了这番口舌,才纠正了你迂腐的看法。只是此中真意,还要求诸于己,多加以心观映。”
    至于整个“天鸢”系列战机、附属术器的设计,各阶段的生产链条,几乎全部都是她一人完成、部署,敲定,推行了不知几万项全新技术、工艺,根本谈不上群体智慧的“涌现”,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毕竟,只是拿出来举例,教学而已。
    况且,若非她花了不少时间好好研究了大楚王朝所有皇家收录的符工匠作典籍,却也没法凭空做到这点,群众的贡献仍是不可忽略,属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天鸢这个“虚假”的宣传,或许能让拓跋无愁、唐欣等人尝试参悟出好几种风雷术法,电波传讯、解码、编译之秘,但肯定没有让赵青本身生出什么新的妙想,滋养己道。
    可她先前随口引用的庄子之言,却是的确予以了自己偌大启发,很清晰地点破了心之无穷尽的立足之基,且若要进一步落到实处,亦离不开希尔伯特空间的数学框架,以无限维的几何,来包容那寰宇万千!
    给唐欣讲解的点、线、面-意、势、域理论,只是整个体系中的基础,最初阶的运用工具。
    “这样吧,”赵青心中念头闪动,光屏中画面再变:“看个新的场景如何?种植灵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