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9、咸镜道之战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治同盟最靠谱的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姻亲里最亲密的就是配偶。婚姻本质上是利益的联合。
    当然相爱相杀的也不少,历史上,皇帝和皇后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华夏从来都是一夫一妻制国家,夫妇一体,地位平等。这天下的都是他俩的。
    他们既合作又斗争,为了争权夺利,互相谋杀的比比皆是。
    吕后,武则天、刘娥、孙若微、慈禧......是成功的。
    失败的更多,例如嘉靖那个坤宁宫失火被烧死的皇后。
    李保的后宫也没好到那里去。五家最高门阀,互相联姻,盘根错节。朝鲜和越南这些尔小国,连人都不管了,什么侄女,外甥女的。只要能平衡朝局和利益方,全都乱套了。东瀛更奔放,全是大瓜。
    今日大漂亮发生的事情,也就是如此。华夏历史上出现过的事情,他们都出现了。历史就向圣经里说的那样。已经有的还会有,已经做的复去做,阳光底下没有新东西。
    一旦中产这种食物被吃干抹净,就会造成统治集团的撕裂和你死我活的斗争。因为食物没了,他们没有了合作捕猎和划分狩猎区的可能。只能互相吞噬。
    大明同样如此。张居正改革是最后的落日余晖。
    在没有了食物的情况下,晋党的后台八大商团甚至卖国私,资助后金。为了利润,他们甚至可以抛弃国家和民族。因为逐利是人类基本的需求。
    晋商八大商团前期私通蒙古,后期私通后金。
    勾引他们来入塞抢劫杀掠大明子民,然后替他们销赃。销赃先大赚一笔后,再把赃款变现成他们急需的各种违禁物资,然后再次大赚一笔。
    什么是双赢,这就是双赢,意思是他们赢两次。
    大发横财后,在通过资助穷苦读书人,靠债务捆绑和纳投名状和把柄,再要控制他们,帮助他们进入官场,编织了庞大而隐秘的官僚派系。
    而李氏朝鲜也一样。看似他们效仿大明也搞了科举,给寒门地主和地方豪强一条上升通道。可是他们通过种种限制和内幕操作,把九成的做官机会留给了两班贵族家族和五家门阀。
    大明北方如此,南方也没好到那里去。
    东林则是从北宋开始,通过控制海外贸易,垄断了丝绸、茶叶、瓷器、闽铁、药材等生产基地和主要外贸海港,同样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同样通过科举和漕运的粮食,控制了几乎半数的朝廷官员。
    这世上永远只有三件事是真实的,那就是财富、权利和性。
    其他的都是为了满足这三件事玩出的花活。
    人类的文明的发展,其实就是把这三件事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玩法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
    朝鲜王朝前期,其军事制度以五卫制为主,军队分为五卫:义兴卫(中卫)、龙骧卫(左卫)、虎贲卫(右卫)、忠佐卫(前卫)和忠武卫(后卫).
    在中央设兵曹和五卫都总府统一掌管军政和军令,兵曹类似中国古代六部中的兵部,长官称书,正二品,五卫都总府长官称都总官,都总官、副总官共10人,具体掌管五卫部队。
    李保的征兵诏书下达后,第一步先到兵曹,由兵曹下达。
    五卫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所属人员平时为农民,战时为士兵,士兵所需衣食兵器等物资全部自给自足,国家没有养兵的财政负担。大明的卫所制的翻版而已。
    大明的卫所都烂到家了,他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最起码大明的卫所,兵部和工部还给发士兵的鸳鸯战袄和军官铠甲,还给铸炮和火枪。李朝则啥也不给。都是靠自行解决。反正要上阵,不想送死就自己想办法去。
    诏书离开兵曹来到了各个道的训练督监。
    训练都监又称“训局”,是李氏朝鲜王朝后期负责拱卫首都的中央军营。
    该机构设立于日本侵朝期间,以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著作《纪效新书》为蓝本,聘请明朝南兵戚家军的将领负责训练,成为朝鲜王朝后期三百年最重要的军队建制。
    也就是从这里开启了朝鲜军队职业化的道路。李保手里那五千铁甲骑兵和两万新军,就是朝鲜唯一的职业化军队。五卫兵马全是半农半兵的兼职军队。到这个时候,只要一年纳布若干匹,五卫兵马就可以不去训练,甚至不去
    打仗。
    五卫兵马有多少人,年龄构成如何,衣甲装备如何,粮草储备如何,有多少能拉出来打仗的和大明的京营一样,是任何人都搞不清楚的事情。
    汉城的训练督监一早上,就来了太监宣旨。王上诏令一到训练督监。整个衙门里立刻一片鸡飞狗跳。
    训练都监的官员由以下人员组成:
    都提调(正一品)1人【国王任命政丞兼任,在训练大将有故时,代替指挥】
    提调(正二品)2人【户、兵曹书例兼】
    训练大将(从二品)1人【训练都监的实际指挥者】
    中军(从二品)1人
    别将(正三品堂上)2人
    千总(正三品堂上)2人
    局别将(正三品堂上)3人
    把总(从四品)6人
    从事官(从六品)6人
    哨官(从九品)34人
    此时的训练大将是具仁堂(读后)。此人是文官出身,是李?亲信。但是因为承平日久,他三年没来军营了。对军营简直是一问三不知。李?气的跳脚。
    思虑再三,临时决定,解除了他训练大将的兼职,改为由这次主战派主要人物李贵的儿子李白出任训练大将,负责集结军队,征发各道民夫,筹集粮草马匹牛驴等。
    同时派出著名奸臣金自点监军。
    金自点是一个重要人物。字诗,号钓岩,是朝鲜王朝中期大臣,曾任训练大将等职。
    他最初只是无功名的儒生,后随父亲李贵参与仁祖反正发迹,历任协守使、兵曹参判、兵曹判书等要职。
    之后的孝宗继位后,金自点入阁拜相,任领议政,并在1652年作为谢恩使出使清朝。
    李时白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野心勃勃的年纪。他接到诏书立刻披挂整齐,带着亲兵来到训练督监大营。
    李时白带着五十个骑兵驰入军营,吓得拄着长矛站岗的几个老兵慌得一匹,连滚带爬的往回跑,去给中军和别将大人通报。
    “击鼓聚将,三通不到者,斩立决!”李时白走上点将台,对着亲兵大声吼道。
    随即,四个披挂重甲的壮汉,立刻拿起鼓槌,通通通的开始敲击战鼓。整个训练督监大营,立刻如同被捅了的马蜂窝一般,陷入一片混乱。
    十年没有击鼓聚将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