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构机的机会,用来修一条地下引水隧道。</P>
杨凡特意咨询了瑶光,这个超级盾构机是次数限制,还是修筑隧道长度限制,结果瑶光查询了一下,明白无误的告诉杨凡,是次数限制。</P>
系统没有说明每一次的隧道长度限制。</P>
杨凡了然,这是一个bug。</P>
既然如此,杨凡自然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这个漏洞。</P>
他把第二次机会,用来修建一条地下巨型隧道。</P>
从贝加尔湖湖底,穿过蒙古高原,连通库苏古尔湖底,然后一直到燕山脚下的隧道。用来把贝加尔湖、库苏古尔湖的淡水引入华北平原。用来灌溉山河四省。</P>
从此以后,华北和中原再也不缺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P>
贝加尔湖海拔455米,最深处在海拔之下一千三百多米。从腰部打隧道,到华北平原,完全可以自流。</P>
因为华北平原的海拔才几十米。帝都才六七十米。天津更低。</P>
杨凡计划隧道的入水口在海拔以下,出水口多开几个。从海拔在300米的高度,一直到海拔三十米。这样可以灌溉整个华北和中原。只需要修建很多灌渠就可以。贝加尔湖一年流出6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一年的水量。这个时代足够灌溉农田了。再加上库苏古尔湖水量,今后几百年的用水足够了。</P>
华北和中原要是不缺水,所有的耕地都变成水浇地和水田。在麦稻两熟的轮更下,再加上鸟粪肥料,高产种子。基本吃饭问题就可以解决了。</P>
到时候,在想办法取消农业税和徭役。把基础设施建设,用发国债和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工程队来做。农民就彻底不会再揭竿而起了。</P>
当然土地兼并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杨凡也不打算解决了。干脆以后没有地的人,全部宣布为盲流,全家抓走弄到东南亚和东北、西域、西伯利亚去。给他们贷款和分地。重新安置他们,以后就在新的地区生活了。</P>
至于那些喜欢土地兼并的士绅们,你们随便弄吧。</P>
杨凡是仁慈的,等到士绅们找不到种地的人,只能蹲在田间地头哭的时候,杨凡会推广蒸汽机农用机械的。大庄园和大土地制是山河四省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P>
安三溪眯着眼睛,费了半个月的功夫,终于把所有敌对的喀尔喀人都堵在这里了。</P>
现在他们跑不了了,被迫在湖面上列阵,准备放手一搏,和骑兵军拼了。</P>
“一支孤军而已,玩不出什么花样。先用骆驼炮,轰击。等打崩了他们的阵列,就用步兵刺刀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