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杨府治下,妇女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按说女性是不能参加祭祀的,更不用说主祭了。甚至有的地方女性终身不得进入家族祠堂。女儿的名字也不能进入家谱,媳妇只能写夫家和娘家的姓氏。
杨凡委托陈曦出版甲骨文文献,一个目的就是证明,女性祭祀祖先是祖制,古已有之。商王的王妇就经常主祭。
涂山月焚香净手,用毛巾擦干,然后走到供桌前。
丰收主要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感谢上天和大地的恩赐。土地神和谷神是主要祭祀对象。
一头牛被家丁们拉了来,在夫人面前宰杀,然后把牛头装盘端上供桌。接着宰杀一头羊和一头猪。同样把首级放进金盘,端上供桌。
这时候,涂山月上香,率领众人跪拜叩首。
“丰年多黍多称,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畀祖妣。以百礼,降福孔皆。”
念完祷词后,一群带着面具的舞者入场,跳起傩舞。同时爆竹声响起。
奏乐起舞,经迎神、上香、奠玉帛、三献、祝告、饮福受胙(饮福酒并接受胙肉)、三跪九拜、送神、望燎等过程之后,才算是成礼。
活动完毕后,主持者会把祭肉分给百姓家臣们,寓意着共同享有风调雨顺的好福气。
早已炖在锅里的卤肉,被用铁叉子叉出来,在案板上加入青椒,用刀剁成肉碎。用昨日提前收割的部分新麦做成白吉馍,把碎肉填入。然后分给在场的众人。
所有人不论老小,只要在场的,人均一个大大的卤肉大饼。还有一大碗桂花稠酒。
然后,涂山月宣布开镰。
庄户们组织的火枪队,对着天空鸣放没有装铅子的三眼镜。整个祭祀的气氛达到高潮。
随即大批早已跃跃欲试的庄户们,全家上阵冲进麦田。挥舞起镰刀,比赛收割起来。
因为每年的开镰仪式,一个时辰内收获最多的前三名,有百斤烤烟奖励。前十名有百斤干辣椒粉奖励。前百名有百斤牛肉干奖励。
这些东西都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如果不是自己享用,转卖出去,能得到一大笔钱。现在烟草是转卖垄断的,也是特供品。是杨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主要用来供应军费开支。
辣椒粉是晒干去籽的干辣椒磨制的,辣椒是封闭式垄断种植的。对外只出售一斤制马口铁罐装的辣椒油。杨府的出厂价就是一枚银币,市面上要卖到两到三枚银币呢。
一百斤辣椒粉,用菜籽油炸,可是能出几百斤辣椒油呢。
牛肉干也是好东西。大明可不许宰杀耕牛的。想吃牛肉那更是想都别想。杨府出售的牛肉,都是草原上淘汰的奶牛肉。真正的黄牛肉少之又少。牛肉干这东西,售价非常昂贵。
这是市面上唯一合法出售的牛肉。
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奖励,眼睛都红了。恨不得立刻就把麦子全部收入仓库。
他们都是带着饥饿的记忆长大的,人生里从来没有吃饱过。只有进入杨家后,才有了一日三餐,每顿饭都吃饱的好日子。
这是连续第三年大丰收了。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从开始的亩产四百斤,一直连年增长到今年预估的最低亩产八百斤。这些年在严重的饥荒下,他们却人人都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期待。
经过持续的土地兼并,杨府现在有一千万亩麦稻轮作的良田。全是水库供水的水浇地。还有七八百万亩旱地,种植大豆、玉米、高粱、土豆、红薯、山药、花生、油菜、烤烟等杂粮、油脂、经济作物。
因为水稻比小麦高产,一年可以提供一千万吨出头的粮食。
这个时代副食少,油脂也少,口粮就吃的多。要吃饱,一个人每年至少要三四百斤口粮。杨府的粮食产量,可以养活五千万人口。目前杨府可没有这么多人口,所以粮食是足够的。
得益于东北和西北、内蒙地区大量的土地开发。得益于畜牧业、海洋捕捞船队、大规模养鸡场的补充。以及玻璃暖房反季节蔬菜的供应。杨府治下的百姓生活水平远高于大明最好的时代。
因为每家都有五十亩地,还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菜地。农户们除了粮食外,还大量饲养家禽家畜,房前屋后的边边角角都种植油菜,自己榨油。妇女们还经常接到工厂分出来的手工活计。是家庭收入的重要补充。
二战时,鬼子的兵工厂和工厂就把很多小零件和小东西交给家庭作坊去做。然后他们做组装。杨府同样把军需品订单下放到社区去。农户们除了农忙时,剩下的时间都在做手工业赚钱。
司家兄弟如今已经长大了,司小松和司小柏都从学校毕业了。他俩去年考入书院讲武堂。经过一年制的士官培训,如今都已经毕业了。他俩被分配到镇里做民兵队长工作。
这个时代早婚,他俩也都成了家,娶了媳妇。按照规定,分家独立后,分配到了五十亩水稻和麦子轮作地。贷款自建了木屋。把小日子过起来了。
他们算是新一代人里面,生活条件比较好的阶层了。
他们有公职,能领一份薪水,还有相关的福利。另外还有土地,可以自建房,养殖家禽家畜。媳妇也贷款买了新式纺纱机,在家里纺纱。现在纺织业十分红火,纺织品大量倾销到大明各地和海外市场。纱线一直供不应求,价
格很好。
此时,他们正在田地里飞舞着镰刀,飞快的收割麦子。长长的麦地一眼看不到头。
比赛的规则是,每人分配到一垄地,第一个收割到尽头的,就是第一名。第一名可是奖励一辆载重七吨的大篷车呢。大家都红着眼,玩命的往前赶。
司小柏弯着腰,超过了一个有一个对手。他在军校时就是以耐力文明。他嘴里还叼着烟卷儿,冷哼道,哼,和乃公比,你们还差得远。老子拉练时能帮三个同袍背背包,一日夜奔袭百里。
眼看着就到了田地的尽头,右边一个黑铁塔般的壮汉赶了上来,你追我赶的向着低头收割而去。
司小柏一直保持着体力,这时候,瞬间加速,把自己最后的力气爆发了出来,他一下子就超了过去。然后拉开了三米以上的距离。
最后一把麦子被割下来后,司小柏大叫一声,扔了镰刀四仰八叉的倒在田地里,大口喘息。双臂已经酸痛的几乎不是自己的了。腰疼的几乎要断了。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的。
一辆载重七吨,橡胶轮胎和轴承的大篷车货车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