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偏门……。
可是浮家厉害就厉害在他们糅合了盗墓和古玩两种,是一种自带匪气又带书卷古典的那种。
说起来对应寻孳阑家的,我们陈家应该是算上一份的,毕竟我们陈家从我爷爷开始倒斗,一共三代,虽然不算长,但是盗墓这种行当不像是书香门第,书香门第可能真的是需要几百年的积累,才会有那种娘胎里带的气质和浑然天成的底蕴,还有从小就良好的家教和为人,但是盗墓不用,我们这个行当就好比大杂烩,入了就是自成一派的气质。
就算你不是个盗墓,天天和盗墓贼呆久了,你也会他们的黑话,也懂得他们的行事作风,甚至不知不觉的也会沾染上他们花钱大手大脚的个性……。
毕竟放纵总比约束来的轻巧。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跟个土匪样,我们这个行当也是讲究底蕴的。
说道这里可能有人会笑了,会觉得一个挖别人祖坟的在这里讨论底蕴,实在是有点夸夸其谈了。
其实不然,三百六十行,有好有坏,给宠物铲屎都能封为铲屎官呢……。
啊呸,我踏马这什么比喻,我是说,吃萝卜还能雕出来一朵花呢,所以人世间除了睡觉哪一件事情都不容易。
我并非是说盗墓这个行业好还是怎么着的,我只是想站在没有好坏的立场上头说一下倒斗。
倒斗也是拿命换钱讨生活的,多少人死在古墓里头(我知道有人要说活该了),但是在上个世纪,像边远大山一类的地区,有多少人是靠着翻墓活下来的?不信可以去翻翻县志,就算是县志里头没有,传说总是有的。
你我的先人,可能也是吃着明器换来的粮食活下来的,也是替日本人外国人卖命倒斗才活下来的……,没有他们,没有我们。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那个年代,谁还没有点身不由己?
虽然现在盗墓的越来越不穷了,但是对比起抢劫,对比起抢银行,对比起绑架勒索撕票,拿死人的东西的人,罪孽又没有那么重了。
其实我赞同原罪论,每个人生来都有罪,罪孽就是欲望,往小了说,我们为了得到玩具而大哭大闹,从而通过苦恼不劳而获的玩具,满足了欲望,如果把这个细节放大,我们长大了,我们想要不劳而获一个东西,去偷,去抢,去谋害别人,只是因为我想得到而已,这又有什么区别?
有人可能说,小孩子嘛,有点脾气是正常的。
但是我见过不少熊孩子,这个世界不该原谅熊孩子。
记得以前有一次去山区旅游,路过一个十几米的吊桥,吊桥有点破旧了,每个人都过的小心翼翼的,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尽头处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开始用力的摇晃吊桥的扶手,桥上四五个人立马吓的脸都白了,那个小孩子却越摇越开心,一副恶作剧得逞的模样。
导游上去劝导一下,谁曾想那个孩子的母亲只是说了一句“小孩子么,力气没多大不会出事的,包容一下他的”。
“我玩我的,你管我干什么”这个是那个孩子的原话。
“这么多旅客万一出了危险谁来包容?”突然间,导游后面走过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健壮男人,他说话的语气很是严厉,和那个导游不同,女人听了那个男人的话,脸色立马就变了,随即说道“这不没出人命么?”。
“等出人命就迟了!”男人一边说着一边把孩子扯了过来,当时孩子就离地了,接着又被男人甩了好远,孩子立马就哭声震天,我也下定了决心到了目的地我就脱团,这种母子太可怕了。
孩子的妈妈当时就懵了,准备上去打那个男人的时候,男人掏出来了军官证,然后说了自己所在的部队和地址,告诉那个孩子的妈妈说如果孩子摔伤了就去找他。
如果说这个熊孩子是爸爸妈妈惯的,那么我再说一个我看的新闻。
说是一个班级里头小红丢了十块钱,最后小明的书包里搜出来了十块钱,小红去认钱,说这个钱不是自己的,她的钱上有一朵花,不知道是谁画的,小红觉得好看才带着这个十块钱的。
就差一点,小明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就成为小偷了。
在那样一个环境里头,如果小明是小偷的话,那么老师会怎么看他?同学会怎么看他?这件事情传出去了别人怎么看待他的父母亲?
估计小明的心里会留下来巨大的阴影。
过了几节课,他们的老师无意间看到了小强和小华两个人私底下传纸条,纸条上赫然写着“妈的,就差一点点就成功了”,“谁知道她的钱上有标记啊”……。
原来这一切都是栽赃嫁祸。
老师找那两个小孩谈心,他们承认了错误说是看小明那个懦弱的性格不顺眼,但是以后不会了,他们会成为朋友。
可是,谁知,老师一路跟过去,却听到了“该死,被老师发现了”,“先别有动作,过两天再教训他”诸如此类的对话。
这个不是段子,是新闻,就是因为看不惯一个小孩子而已,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就能够想到栽赃嫁祸,那个小明性格懦弱指不定受了多少欺负,估计以后也不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