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西厂独有封装技术:一大三小、叠加芯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厂赖以生存的东西,肯定是源源不断的订单。
    没有订单,就没有生产,也就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因此,一大三小的封装工艺,是西厂与同行竞争的优势,也是西厂崛起的一次机会。
    徐飞骑着自行车,绕过一座座庞大无比的车间,花了半小时,方才来到利用‘营地模块’改造的实验楼。
    五十座建筑,五座一横排。
    第一横排负责晶圆检测,晶圆打磨、涂抹光刻胶、催生氧化层。
    第二横排负责将客户提供的逻辑电路,刻画到光学掩膜版中,犹如制作‘鞋样子’。
    第三横排负责光刻机校准、曝光。
    第四横排负责清除多余光刻胶,按照曝光融化的光刻胶进行蚀刻,再清除所有光刻胶,露出电子电路。
    第五横排负责给带有电路的晶圆,再次浇上光刻胶,再次光刻,并洗掉曝光的那部分,接着在真空系统中,注入加速过的离子,使硅基电路导电。
    第六横排负责填充铜,用于连接每一个晶体管,并采用电镀工艺,在晶圆表面铺设一层硫酸铜,将铜离子沉淀在晶体管上,构成正负极……
    第七横排负责抛光多余的铜,测试整个晶圆的功能电路,并与厂商提供的电路图桉进行一一对比。
    第八横排负责切割、封装。
    第九横排负责切割残次品、封装残次品。
    第十横排负责测试,包括频率、功耗、发热量。
    等产品抵达最后的厂房,物流人员根据厂商的委托,或打包发货,装进特制防护集装箱,或送往组装区,用于组装各种成品。
    而每一竖排建筑,又对应一套生产线。
    比如第一竖排,5层高,一层一条128nm4300万晶体管的英特尔芯片生产线,供应戴尔。
    (戴尔委托外面厂商生产英特尔芯片,拿到货后,高价卖给英特尔,再低价买回来,02~07年,从英特尔套现了60亿美刀,同样这么做的还有惠普、ibm,后来被纽约州首席检察官起诉。
    英特尔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如果不同意被吸血,三大品牌商可以用amd芯片。
    这种操作,相当于吃回扣,却又不浪费英特尔产能,大伙都开心。)
    比如第二竖排,5层高,一层一条128nm600万晶体管的ipod芯片生产线。
    比如第三竖排,5层高,一层一条380nm2800万晶体管的车规级芯片生产线。
    比如第四竖排……玩具、航模芯片。
    比如第五竖排……军用级芯片。
    五十座建筑,每层各有两条空中连廊,分别安装0.5米宽的传送带,负责输送半成品。
    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条基因链,看上去格外科幻。
    徐飞懒得更换防尘服,也就没有进入实验室。
    骑着自行车转了一圈,来到数字产业综合区。
    同样是一排排‘营地模块’改造的办公楼。
    主要负责数字芯片和指令集的研究、相关操作系统的研发、光学工程软件生态的开发……
    万涛离开tep计算机服务公司后,大部分人员迁移到这里。
    走进综合办公楼,前台见过厂长的妹子们,齐刷刷问好。
    来来往往的程序员,闻言纷纷驻足。
    徐飞勐地回头,看向门口,“厂长好!”
    程序员们紧跟着看过去,却发现门口没人。
    等再次扭过头,帅里帅气的年轻人已经跑上楼。
    来到总裁办公室。
    数字产业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同样是一名黑客,姓袁名仁,来公司已经一年半,是当初加入铁皮玩具厂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之一。
    之前对方一直在tep计算机服务公司担任技术总监,现在升职为总裁,主要工作是加快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
    大概相当于,没市场创造市场,搞出一系列从未有过的便携型电子产品,让消费者接受它,喜欢它,只要销量上去了,自家也就可以卖出更多充电宝。
    得益于秘书组提前通知,袁总正在跟天才程序员交流,俩人之间的茶几上,摆放着许多设计图和几块拆开的芯片。
    徐飞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拿起桌子上的履历和设计图,认真翻看。
    天才程序员的年龄并不大,二十四五岁左右,戴着厚厚的近视镜片,看上去有点呆,也有点学傻了的味道。
    对方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加入西厂,但没有从事程序研发,而是申请到芯片生产线,负责测试带有电子电路的晶圆。
    后来其趁着设备闲置,通过大泽电子商务采购系统,申请了一次实验的机会,利用边角料、残次品,切割出小芯片,又找拥有共同爱好的封装师,尝试为西厂增加利润。
    失败后,此人联系实验室,讲述了‘一大n小’的芯片结构,请求协助,引起电子工程师的关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