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姜维,拜见师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植。如果想开垦农业,一者要多挖池塘,修建水渠,挖出地下水来。二者就是在山里种田,在山中的河流上游区域,开垦出梯田。”
    作为深扎于基层的骠骑大将军,沉晨不仅上马能带兵打仗,下马能治国安邦,同时还能下田干活。先不谈他前世穿越前作为设计狗走遍大江南北,采风建筑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农村生活情况和农作物种植。
    单说他穿越前和穿越后从小生活的环境,也让他接触农村,知道农事。穿越前他的家庭也是农村出身,小时候还跟着父母插秧种地,上山放牛羊,按照他们当地话来说,每年春耕种地,叫做“办吴”,要先在旱地种秧苗,再把秧苗插入水田里。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出身是后世湖南湘中南部的一个穷困县小山村,他们家的田地就是梯田,老家地区还有着名的紫鹊界梯田风景区。
    因此对于梯田沉晨其实并不陌生,也打算在南方进行推广,如此就能够多增加人口和粮食产量。
    听到他的话,此时跟随沉晨过来的弟子们顿时开始做笔录。
    这次进西川,沉晨的本部兵马并没有带多少,包括甘宁部都没有带过来。但却带了黄门卒以及州泰、邓艾、霍漾、吴当、吴涛、单彝等参军的得力弟子,其余谢晖、张黎、胡沔、李求等人是文官,已经调任地方不在他身边。
    姜维本就是上计掾,本就是记数据的吏,看到邓艾他们在写,于是也想写,结果一摸身上才发现,根本就没有带笔墨。
    他顿时看向邓艾他们的目光就变得不同起来。
    还是先生的学生聪明,原来跟在先生身边,就应该随身带着纸笔。
    可他又没有笔,急中生智,在地上捡了根柴火,沾了些泥巴,在纸上也开始做起了记录。
    李严此时说道:“若是如此,当应该考察一番各地的水源。”
    “嗯。”
    沉晨点点头道:“在山里种地不比平原,这样会分散很多,不过若是能在山里的水源地附近找到地形相对平坦的地方,就能建立起村庄,对于愿意进山开荒的百姓,我们也应该扶持,减免徭役赋税,鼓励他们多事生产。若汉中上庸能有大田八百万亩,丁口百万人,何愁不能有粮北伐?”
    众人就一边说着,一边往北进入了南郑县。
    当天沉晨召集汉中诸将以及官员们开了个会,如今刘备集团以休养生息为主,但他们作为前线却一定要时时刻刻准备好备战。
    汉中的问题就在于运粮困难,历史上巴蜀在诸葛亮的治理下一直是个大粮仓,从来都不缺少粮食。诸葛亮也将汉中作为粮草基地,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时常因缺粮而不得不停止北伐。
    由此可见粮道问题对于西南来说,有多么严重。
    会上沉晨总结了一些目前汉中面临的困境,比如运粮道路不好,粮食生产力较低,丁口较少,一旦发生战事,抽调徭役和民夫,将几乎把汉中一地青壮掏空等问题。
    按理来说,他才刚到汉中,也不了解实际情况,却直接开会说起这些东西,难免有高谈阔论、不切实际之感。
    但没有人认为他说的是错的。
    因为这些都是徐庶总结出来的东西,诸葛亮也曾经到汉中视察过,认为这些确实是汉中的困局。
    所以沉晨说的这些其实属于老生常谈,汉中早就已经存在的弊病。
    那么如何改变呢?
    沉晨当时并没有给出指导意见,而是认为应该先视察一下汉中,亲自走一走各地,再做结论。
    会后沉晨召来了那个叫姜维的汉中郡上计掾。
    汉中太守府后院。
    已是傍晚时分,太阳接近下山。
    天气阴沉沉的,作为秦岭深处的一块盆地,这里降水量非常丰富,汉水上游也由雨水汇聚而来。
    此刻还未下雨,沉晨下午给将领官员们开会之后,就暂时居住在了此地。
    带来的将士们由赵云、庞德率领,在城外军营驻扎。
    沉晨身边除了保镖单彝、吴当和杰出弟子邓艾以外,其余人现在都各自回了军营,承担起他们作为中级军官的责任与义务。
    庭院廊下,沉晨盘膝坐在地上,身边坐着邓艾,对面则盘膝跪坐着姜维。
    姜维神情有些紧张。
    因为他学的就是沉学,除郑学以外,还治《诸子言》与《沉氏经》。
    现在写这两本书的人就坐在他面前,这种感觉就像后世一个法学生上课的时候,忽然一抬头,发现今天给自己上课的老教授,就是咱们国家的法律制定者一样。
    “你叫什么?”
    沉晨问道。
    “姜维,字伯约。”
    姜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旁边邓艾正在泡茶,看着他笑了笑,然后把泡好的茶水送到了沉晨手里,又给姜维泡了一杯。
    “你既在郡中做上计掾,想来对郡中事务有些看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