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进位汉中王与南北对立的开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子刘协定夺。
    只是这封劝进表当然到不了刘协手里。
    现在大汉名义上的首都是陈留郡的陈留县,名为陈都。
    但实质首都是在冀州魏郡的邺县,号为邺城。
    所以这封上表很快就到了曹操手中。
    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刘备,也要恶心刘备,因此就让人写了以刘协口吻的呵斥诏书,盖了传国玉玺,又发送了回去。
    可惜这封诏书才刚到郿县,还没有送到汉中去,就被张飞撕碎,权当无事发生。
    于是刘备就在汉天子刘协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成为了汉中王。
    就像刘协根本不想封曹操为魏公和魏王一样,这个时候即便是孙权给自己自封个吴王,他也已经再没有插手的权力。
    这对于刘协来说,未免不是一种悲哀。
    但这就是事实。
    也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
    刘协被曹操控制,挟天子以令诸侯,形如傀儡。
    早期他还有用处,可以帮忙招揽人才,获得大义名分,吸引流民和世家来投。
    可等到汉末三足鼎立格局出现的时候,刘协的用处就已经越来越少,曹操对他的态度自然也是一落千丈,完全不当回事。
    刘备进位为汉中王之后,大封群臣。
    乃以关羽为前将军,赐假节,坐镇关中。以马超为后将军,坐镇武都。以张飞为右将军,赐假节,坐镇凉州。以沉晨为左将军兼太子太傅,赐假节,坐镇南阳。
    同时令法正为右丞相兼尚书令,诸葛亮为相国,庞统为中丞相,贾诩为御史大夫兼汉中王长史,徐庶为左丞相兼汉中太守。
    其余太傅许靖,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张松,宗正刘琰、廷尉王谋,太仆周林,大司农李恢,尚书刘巴、杨仪、蒋琬、邓芝,侍中马良、廖立等等。
    之后就是各地长官,荆州除了桂阳郡以外十郡太守,益州北面十四郡太守,除了安汉将军糜竺、建威将军黄忠、翊军将军赵云,横波将军黄射等少部分人以外,大多都进行了重新封赏。
    连魏延都因为平定汉中有功,被封为镇远将军,兼上庸太守。
    不过虽然糜竺黄忠赵云黄射等人没有分封,却有赏赐。
    主要是糜竺在排班次的时候,位在相国之上,仅在太傅许靖之下,地位高超。
    而黄忠赵云黄射等人没有立太大功劳,所以暂时未升迁。
    但三人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将,高于普通杂号将军,仅在前后左右四将军之下,且基本都兼职地方太守,在将领当中,也算是很高地位,因此并不算特意打压。
    刘备分封群臣,跟曹操一样,按照的是西汉诸侯王的规格制度。
    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子嗣为诸侯王,这些诸侯王自成王国,其下官员基本是照搬了中央朝廷,一直到汉景帝时期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左右丞相以及相国的问题。
    丞相和相国并非一个官职,而是两个,并且在西汉初年之时,相国的地位要比丞相要高。
    因为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恢复了一些秦制,设立相国及其副手左右丞相。
    比如楚汉交锋时的相国韩信,他的左右副手为右丞相曹参,左丞相陈涓,随他一起进攻项羽。
    到汉朝开国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萧何正式成为汉朝建立之后的第一任相国,他的左右副手为左丞相樊会,右丞相尹恢。
    后来还有吕产为相国,左右副手为左丞相审食其,右丞相陈平。
    在萧何与吕产之间,还有曹参、傅宽、樊会、周勃等人都担任过相国,并且都配备了左右丞相等副手。
    甚至不止左右两个丞相,还有一个中丞相。因为萧何就当过中丞相,因此汉初一度有一相国,左右中三个丞相的局面。
    地位上,皇帝最大,相国次之,再次为左右丞相。
    所以在西汉初年,最后一任相国吕产死之前,相国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地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左右丞相就相当于副相,属于相国的副手。
    之后各诸侯王国亦设过相国及其副手丞相,等到汉文帝继位之后,发布诏令,让各诸侯国撤销相国职务,并将丞相改称为相。
    在后世出土的汉朝金文中,国相一般称为“相邦”,文献记载作“相国”,当是后人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
    也就是说,刘备是彷照西汉开国初年的诸侯王,设立了一个相国,左右中三个丞相。
    在地位方面,许靖的地位最高,糜竺次之,然后是相国丞相以及九卿。
    但他们只有超高地位而无实权。
    实权方面诸葛亮最高,法正、庞统、徐庶次之。
    原本因贾诩献计有功,刘备是打算任命他为左丞相的,但贾诩执意不肯,最终只能为御史大夫。
    将军方面。
    关羽地位最高,沉晨次之。
    前后左右四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