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战术反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领三百人出城,埋伏于后山,待敌人再次来鼓噪声势,我亲自领五百人出击,将军则同时进攻,前后夹击,击败他们来犯的敌人。”
    “出城?”
    韩当大惊道:“守住城池就已经十分勉强,还出城作战,若他们大举来犯,岂不是将皖口拱手想让?”
    皖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说截断了周瑜的退路。
    现在周瑜的战略就是趁着黄祖退军,袭击黄祖,然后顺势占领柴桑、寻阳,甚至有机会直接杀入江夏,将江夏郡的沿江诸多城池占据,伺机进攻荆州。
    而沈晨的战略目的自然是控制住皖口,逼周瑜退军。这样周瑜的退路被截断,他自然没办法进攻江夏,只能撤退回皖口。
    所以现在的这场皖口争夺战会变得非常重要,一旦鲁肃韩当守住,或者沈晨刘琦攻下,都会达到他们各自的战略目的,并且对方的战略目的则全盘失败。
    因此韩当对于鲁肃出城的建议,是万万不能接受。
    然而鲁肃却劝说道:“连将军都觉得我们出城是必败无疑,难道敌人还会觉得我们敢出城吗?所谓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有的时候要想胜利,就必须先为不可胜,不然若继续守下去,将士们军心不稳,必为其破灭。”
    “嗯。”
    韩当沉吟许久,为鲁肃的大胆折服,沉声道:“好,那我就领兵出城。”
    城外的鼓噪声还在继续。
    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比如先派斥候出去侦查情况,然后再部署人马从北门出去,爬到后山靠近东门的地区埋伏起来,等城内人举火为号,一同进攻。
    那边城外的鼓噪声持续了约两刻钟终于停了下来,鲁肃就派人出城查看,黑暗当中斥候发现了敌人的骚扰部队,此时正在撤往后方。
    安庆亭位于皖口西南面的长江边上,从地形上来说,皖口的后山,也就是后世安庆市狮子山,山脉会连绵往东去。
    这样安庆亭的西北方向就是皖口城,而正北方向则有一片属于狮子山的余脉。
    因此此刻刘南带领的一千骚扰军队就位于皖口的东北方。
    皖口的斥候回来禀报,报告了那边的情况。
    鲁肃从容做出布置,他认为敌人很有可能在狮子山周边布置岗哨,时刻观察城内的情况,所以韩当应该稍微绕远一些,从狮子山北面绕到东面去。
    韩当接受了他的建议,很快领着三百人趁着夜色出了北城门,向着西北方向要绕七八公里从狮子山南绕一个大圈到东面。
    而鲁肃则思索片刻,又命令士兵们用木头做支撑,上面捆绑稻草,准备一些鱼膏油脂放置在城头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城外的鼓噪声再次响起。
    沈晨亲自带着二百护卫来到了城池东北面的狮子山脉一个小山丘上观望着城里。
    因为离得有一两公里,看不清楚,只隐约能见到城头上最少有近千人影在不断来回穿梭,对于城外的声势颇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
    显然他的疲敌之计起到了效果。
    “将军。”
    一旁斥候队长笑着说道:“城里的人时时刻刻不得休息,他们很快会精疲力竭。”
    沈晨微微点头道:“嗯,让后面的将士们好好休息,日出前准备进攻。”
    “唯。”
    斥候队长就派人回去向刘琦和曲敢报告。
    沈晨继续观察着城池。
    天色越来越暗,他也有些疲惫,便盘膝坐在一颗树下,倚靠着大树休息。
    过了不知道多久,迷迷糊糊间,亲卫摇醒他道:“将军,天亮了。”
    沈晨茫茫然睁开眼,天色还是黑魆魆的,但已经有了些许光亮,像早晨五点钟左右那种灰蒙蒙的世界。
    古人没有钟表,虽然有刻漏和日晷用于计时,可不便携带,所以往往看天色来算时间。
    此时差不多是平旦末刻日出初时,沈晨站起身,眺望了一眼远处城池。
    他看到城池依旧是灰蒙蒙的,刘南还在城外派士兵大肆敲打锣鼓和号角,城头上的守军确实疲惫不堪,除了少量还在女墙上时刻观察以外,大部分都在城墙上呼呼大睡。
    虽然雨停了,且正处于六月份,南方的气温不算冷,甚至还有些燥热,但就这样躺在湿漉漉的城墙上睡一晚,估计皖口的守军也不会好受。
    如果趁着这个时候进攻的话,确实有很大可能把城池拿下来。
    “我们回去。”
    沈晨便说道:“领军过来准备攻城。”
    “是。”
    亲卫们便纷纷起身,他们都是三班倒轮流值班,此时倒还有些精神。
    其实半夜的时候也被张南带领的士兵们吵醒过几次,但打仗的时候都是醒得快睡得也快,只要胆子大,战场睡大觉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安庆亭离得不远,很快沈晨就回到了亭舍,此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