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战斗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韩晞的军队就被两千黄门兵给冲散。
    随后沈晨带来的五千江夏水师从旁协助,黄门兵打正面硬仗,江夏水师以弓弩、侧面突袭、鼓噪声势等方式,将韩晞右翼的孙毅军给打退。
    韩晞和孙毅一败,左翼的周博自然是独木难支,几乎是在没有任何人进攻的情况下,居然直接自行溃散逃去。
    等到旷野上韩晞的军队四散而逃,再也不能重新作战以后,远在小山丘上的州泰等人,已经张着嘴巴,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就这样,打赢了?
    “沈君击败了蔡太尉的军队”
    州泰等人呆若木鸡。
    他们都以为这场战斗肯定很精彩,觉得沈晨一定会各种指挥作战,然后排兵布阵,指挥左右翼大军,完成反败为胜。
    因为沈晨以前教过他们打仗的时候脑子要清晰,包括画图、制作沙盘等方式,教授学生们如何从全局去看待战场,从而培养优秀的战术人才。
    虽然主要教授的是黄门亭邓沈二氏的族子,但新野书院的学生他也教过几堂这样的课程,用来给学生们开拓视野。
    所以这场战斗在州泰等人想来,因双方人数的巨大差异,从全局看的话肯定是沈晨落入下风,那么就必须要用巧妙的战术才能够胜利。
    州泰他们对沈晨倒是充满了信心,认为沈晨肯定会赢,只是他会用什么办法赢得这场胜利就成为了他们的关注点。
    而这也是他们想学习的地方。
    原本冒死留下来观战,是想学到有用的知识。
    可万万没想到,沈晨毫无战术,直接一头莽了过去,然后韩晞就败了。
    啥东西都没学到啊。
    “我记得沈君教过,老子言:“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沉默了一会儿,州泰总结发言道:“也许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真正的打仗,就是正面击溃对手,不需要用那些手段。”
    “是啊。”
    另外一人说道:“或许我们一开始就错了,不该拘泥于双方的人数,沈君虽人少,可黄门兵战力也远非蔡太尉的士兵可比。”
    “不过也不好说,你们看沈君的士兵,个个着重甲,这天下诸侯,估计没人有他这么奢侈。”
    “沈君哪来这么多重甲?当年吕布有八百重甲陷阵营就已经横行一方,有了这三千重甲步卒,岂不是得天下无敌?”
    “别乱说,重甲步卒弱在机变不足,若无普通步卒或者骑兵配合,正面交战的话,很容易会被耗死。”
    “你这家伙说得是头头是道,真这么能耐咋不上去代替韩将军呢?”
    “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你不要混淆视听。”
    “这有什么好吵的,袁绍横行于北方不就是依靠重甲步卒?可他有上万具甲胄不还是败了,归根到底还是得看谁来指挥才对。”
    州泰最后制止了他们的争吵。
    不得不说,作为未来的曹魏高级将领,而且还是底层平民出身,州泰确实很有天赋。
    重甲步卒在战国就已经出现,著名的魏武卒便是。
    《荀子·议兵篇》曰:“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可虽然拥有魏武卒的魏国强盛一时,最后还是倒在了秦国一统中华的征程之下。
    汉末时期,袁绍是铠甲最多的诸侯,史书记载曹操起家不过二三十副将领铠甲,十多副马匹铠甲。
    而人家袁绍有一万多副,甚至还有三百重骑兵,人马都穿重甲的那种,称之为甲骑具装。
    结果呢?
    官渡之战袁绍一败涂地。
    所以装备的好坏很重要确实不错,关键还在于好的士兵与装备需要高明的将领指挥才行。
    这一战沈晨虽然是正面击溃的敌人,可同样也做了很多指挥。
    比如把步卒分为两排,前后轮班进攻和休息,又派江夏水军为辅佐,从侧翼突袭骚扰等等战术布置。
    因此士兵素质、装备好坏、优秀指挥,往往缺一不可。
    而州泰制止了伙伴们的争吵之后,他的目光就一直放在了远处正在休息的黄门兵士兵,以及那一面“沈”字将旗身上。
    这一战沈晨毫无花招地取得了胜利,也让州泰第一次见识到了战场上的真实环境。
    但他却并没有觉得害怕和恐惧,反而有些兴奋。
    是那种热血上头的兴奋。
    也许。
    自己就应该趁着这个时候,投身于军伍当中,跟随着沈君加入到黄门亭的兵马里。
    这支队伍,将来必然能够大放光彩。
    一时间,年轻的州泰在心中有了目标,坚定地明白了自己将来要做的事情。
    而就在州泰想着要从军加入沈晨军的时候,沈晨则刚刚将身上笨重的甲胄拆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