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 和平改变大明朝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了,魏国公已经发誓,相信他会遵守誓言的。”
    杨丰满意地看着徐辉祖。
    现在终于完成他的计划了。
    “那么现在我以大夏国使者身份调停大明与大宋纷争,经过双方友好坦诚地协商,决定由山西百姓来决定山西的归属,而由山西各地青壮推选的诸位都头就在此处,请愿意山西归宋的站到这条线的右边。”
    他紧接着喊道。
    下一刻他们前方的地面上,一道火线急速蔓延,转眼间一条长三十步的火墙,将地面分隔成两块。
    那些都头们面面相觑……
    “诸位乡亲,你们可想好了,如今大明盛世,陛下圣明,四海升平,千万莫要做傻事。”
    一个耆老几乎哭着说道。
    他们现在真的哭了。
    这时候他们才明白,一切都是杨丰设计的,这是个阴谋,可怜他们还把这个妖孽当好人啊!自己掏钱掏粮食给他做事,帮着他把布局完成,让他实现阴谋。魏国公发誓有屁用,他只是山西的守臣,又不是皇帝,皇帝百战得来的山西,怎么可能因为刁民们不愿意归大明就放弃。只要这些混蛋在杨丰蛊惑下,选择归属大宋,那么紧接着来的肯定是朝廷征讨,而他们这些尽人皆知的带头人,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抄家灭门……
    他们召集的青壮。
    他们带着青壮打死知州知县,火烧衙门。
    他们带着青壮包围会城。
    ……
    全是他们带头。
    只要朝廷的大军过来,他们统统都是凌迟的货。
    那些都头们犹豫中。
    “大明好什么?出个门都得要路引。”
    一个都头愤然说道。
    “大宋也有,叫凭由。”
    一个耆老苦口婆心地说道。
    “呃,大宋也有。”
    众都头愕然。
    “对,大宋也有,不过后来沦为一纸废文,根本无人遵守。”
    杨丰很坦诚地说道。
    不能骗人。
    宋朝的确有类似路引的凭由,甚至佃户不再租地主的地,想换个地方谋生,还得地主给开凭由,否则连迁徙的自由都没有,好在宋仁宗废除了这一条。另外和明朝抓捕没有路引的一样,宋朝法律也抓没有凭由的,但后来有法却没有执行的,毕竟我大宋实际上缺乏明朝的统治力度。
    想抓也没那能力。
    我大宋所有财力都用来维持开封的繁华盛世,哪有多余的财力维持一个其实没什么用的体系?
    抓那些流民不得花钱啊!
    “咱们都是乡党,我家就在徐沟,你们都知道,我不骗人。
    大宋和大明都一样,自古历朝都没甚不一样,皇帝在京城,县太爷管地方,老百姓耕田纳粮,一直都是如此,摊上好皇帝能多吃几碗饱饭,摊上不好的皇帝就饿肚子,饿极了才造反,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宋朝若好岂会有靖康之变?若真是圣主明君怎么连国家都守不住?若是圣主明君怎么让遍地造反?
    大明虽说法度严了些,可就是靠着法度严苛,才少了贪官污吏。
    论起来如今倒是盛世。”
    一个耆老说道。
    不得不说他们真逼急了,都已经开始体会到朱元璋的好了。
    老朱听了得高兴啊!
    终于有士绅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了。
    “可大明皇帝把他儿子封到咱们这里让咱们给他养着。”
    一个都头喊道。
    “晋王那些地有哪块是从百姓手中抢夺的?不都是前朝那些达官显贵的,过去给前朝达官显贵种田的接着给晋王种田而已,前朝达官显贵要佃户连新媳妇都送上,晋王可没要佃户送新媳妇。
    晋王的确把持商业,可过去这也不是百姓的,都是那些色目人把持。
    与百姓何干?
    至于晋王府的俸禄,的确是百姓交的税,可没有晋王府,百姓还不是交一样的税?
    过去我们的确带你们骂晋王,那只是为了让你们听我们的,一同过来吓唬朝廷而已,我们是利用你们。”
    一个耆老说道。
    “哈哈,如今倒是都说实话了!”
    王妃在后面忍不住笑了。
    “王妃,小的们之前都是鬼迷了心窍,如今细思实在该死。”
    一个耆老赶紧陪着笑脸说道。
    “可河神承诺,若山西归宋,以后均田免粮,从此不纳粮。”
    然后一个恍如晴天霹雳的声音在他后面响起。
    耆老瞬间惊呆了。
    “混账,这种鬼话也能信,这是谁说的?”
    他看着那都头怒喝道。
    “某!”
    然后又一个恍如晴天霹雳的声音响起。
    他惊恐地转头看着那片白光……
    “某说的,百姓若选大宋,当使耕者有其田,世代不纳粮,百姓弃明归宋,总得有些赏赐,某于世俗并无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