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鼓励经商建厂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说。”
    赵诚身体往前欠了欠。
    对马柱国,他是很重视的,有意培养。
    这个人,在历史上对满清有过很多很实用的建议。
    一方面是有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很先见的想法,另一方面身为汉人,在满清的统治下敢提不一样的意见。
    都是很难得的。
    得到赵诚允许之后,马柱国开口道:
    “大帅,对于宰杀牛羊之事,下官有异见。”
    马柱国声音严肃。
    他看似大胆,但大胆之中,其实是有几分把握的。
    在历史上,他敢跟皇太极,敢跟多尔衮提不同意见,是因为他知道皇太极和多尔衮在一定意义上都算是“明主”。
    他们虽然暴虐,虽然杀心很重。
    但他们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只要是为满清考虑,就算是汉人提意见,他们也都能听得进去,而且,有很多汉人,都是身居高位的。
    而此时,他跟随赵诚时间不长,但也看得出来,这个大帅不会以言获罪。
    “我们征讨军现在的确不缺牛马,但是,下官认为,我们不应当局限于盛京一地。
    我们征讨军兵强马壮,能打败女真人主力,整个辽东已经是我们囊中之物。
    我们应该放眼辽东,甚至是为整个天下做打算……”
    马柱国侃侃而谈,众人纷纷点头。
    征讨军的军势之强大,大家都是见识过的。
    火炮一响,地动山摇,连鬼神见了都要胆怯。
    这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阻挡的啊!
    征讨军拿下整个天下,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
    “辽东有人口百万。而在鞑子掠杀之前,更是有数百万之众。大帅爱民如子,擅长经济,经过休养生息,招揽流民,辽东恢复往日盛况,甚至更盛一筹,是迟早的事情。
    到时候,人口众多,耕地开发,多需要牛马。另外,我们虽然已经打败鞑子大军,但他们主力尚在,在外依旧有威胁。
    我们既要守辽东,又要征讨鞑子残部,甚至还要应对大明方面的威胁,征讨军必然扩招。
    到时候,我们的战马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牛马宰杀容易,可要繁衍,却是极难。
    牛两岁方可繁育,而怀孕十月之后,方产仔;小牛又两岁之后,才可耕种……
    所需岁月,太过漫长。唯望大帅谨慎!”
    马国柱说完,深深一躬。
    这一下,不要说大殿众人了,就连赵诚听得,也忍不住连连点头赞叹。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的现实性来说,马柱国说的的确是十分到位。
    “马国柱你的这些看法很好。”
    马国柱听着,刚刚一喜,就听赵诚接着道:
    “不过,我这么做,自然有我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军政府的重心,有两个。
    第一就是要继续征讨,用我们的枪和炮,为我们国人打下更多的土地和资源。
    另外一个,就是在我们的辖区内搞好生产,搞好基础建设。
    你是从我们搞生产的角度来考虑的。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的顾虑是多余的。
    而我们强地军要外出打仗,四面征战,需要大量军粮。肉干是最好的军粮之一,食用方便,甚至人在马上,就能边吃边赶路。
    所以,我们后方的供应,一定要跟上了。我们要鼓励老百姓开办肉干肉脯的作坊。
    现在,盛京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接下来,赵记银行盛京分行将开业。
    赵记银行是一家钱庄,但是业务更广泛,以后你们就清楚了。
    老百姓手里没钱,想要开办作坊的,都可以去赵记银行贷款。
    马国柱,作为财政使,你要跟赵记银行好好合作,要好好扶持赵记银行。”
    赵诚叮嘱一番。
    马国柱抬头,有些讶异地看了赵诚一眼。
    他可是财政使啊!
    他看得出来,赵大帅有雄主之姿。
    别的不说,光是征讨军的兵势,就无人能敌。
    马国柱不是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无用书生,他经常关心军国大事。
    他看得出来,现在是几百年一遇的乱世,群雄逐鹿,礼崩乐坏。
    谁能打,谁就是王。
    赵大帅将来能问鼎天下的机会极大。
    而他这个财政使的地位,跟朝廷户部尚书的位置应该差不多。
    赵大帅爱民如子,跟将士们也都十分亲近,这一点马国柱是知道的。
    但那个赵记银行只是个钱庄啊!
    马国柱从小读书,在他的认知里,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一个重臣,如果去农田,劝勉耕种,那他是爱民如子的好官,会被万世颂扬。
    可如果他去跟商人富贾狼狈为奸,那是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