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宫内库和户部的国库。
皇帝也会用尽心机,把钱往内库里扒拉。
“是……”
马柱国刚想答应,突然老脸一红。
“大帅,臣恐怕还得再等一等。因为这三成首付……臣也拿不出来。”
“哈哈!这个没关系。我借给你。”
赵诚哈哈一笑,摆摆手,让销售员过来,拿出一张地图来。
马柱国顿时心里一暖。
这还让他说什么?
他在盛京长大,对这里很熟悉,早就有相中的宅子,选了一套,办理了贷款手续。
然后,那套宅子就属于他了。
他竟然拥有一套三进的大宅子了。
真的像是做梦一样,轻飘飘的。
“咱们要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什么叫宽松的财政政策?就是这钱,要放出去,要给老百姓,让他们去投资生产。
活水才更有生机。咱们要鼓励老百姓多办工坊,他们缺钱,就要让银行发挥作用。
另外就是,咱们要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什么叫基础设施?修路,修城墙,修公共厕所,修水利,开发耕地……这都是基础设施建设。”
赵诚侃侃而谈,跟马国柱聊着施政理想。
马国柱听着,感觉大帅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他耳目一新。
这些话,他都没有听过,甚至以前想都不敢想。
可现在用心琢磨一下,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马国柱本来就是一个有想法,善于学习的年轻人,跟着赵大帅学习,让他听得如痴如醉。
“大帅,您说了这么多,好像唯独没有提到赊粥赈灾的事情?大战之后,必然有流民。
现在盛京一地,就已经有数千流民。如果整个辽东都拿下了,可以想象,至少十数万流民。
必须要拨出一些款项来,涉粮赈灾。否则的话,那些流民没有吃的,恐生事端啊!”
马柱国趁机建议。
大帅说了很多,但是,唯独没有提到赈灾的事情。
这让他心里有些打鼓。
难道大帅要效仿建奴当年平定辽东的旧例,想要杀无粮者?
当年,建奴努尔哈赤杀无粮者,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很不人道,但是,对于建州女真在辽东的统治,却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帅不像是那么残暴的人……
但是也说不准,大帅在攻城的时候,可是无所顾虑,直接炮火覆盖。
城里被炮火炸死的人,可不少啊!
带兵打仗,是容不得仁慈的。
“涉粮赈灾?”
赵诚笑了,连连摇头。
“不不不!我们不需要涉粮赈灾。一个人饿了,你给他一条鱼,他最多吃一顿,饭后还要挨饿。最好的办法,是给他一套渔具,让他自己去捕鱼。这叫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赵诚一边说着,一边站起来,拎起旁边的一个暖水瓶,来给茶壶里加水。
“大帅,让臣来……”
马柱国诚惶诚恐。
“你坐下,客气什么?我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在我这里,没有那么多讲究。讲究多了,你们累,我也累。”
赵诚摆摆手,让马柱国退开,添了水之后,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马柱国倒了一杯。
马柱国站着,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大帅,真的是太随意了。
这家里,连个佣人也看不到。
端茶倒水这种事情,只要是个富家翁,都不会自己亲自去做。
但大帅,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然后,马柱国在赵诚手里的那个暖水瓶上扫过……
这暖水瓶,真的是非常神奇,里面的热水,竟然一天一夜,都不会凉。
大帅给大帅府的工作人员,每人发了两个。
随时能喝上热水,真是舒服啊!
以前的话,哪怕是大户人家,想要喝一口热水,也得临时烧。
“咱们不涉粮赈灾。所有人,都要自食其力。除非是伤残,或者是衰老不能动,以及孤儿这些,失去劳动能力的,那没有办法。
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都要做事情。即便是大妈大爷们,年老体衰了,也能戴着红袖箍,去大街上维持治安,或者是扫扫大街之类的嘛!
有活计做,有工钱拿,这不好吗?不但自己能吃饱了,还能养家。怎么能伸手等着救济,伸手等着拿赈灾粮呢?”
赵诚侃侃而谈。
马柱国则是越听越激动。
“大帅真是明主之姿啊!修城墙,修道路,不用劳役,而是给工钱……那么,工程不管多大,都不是暴政,而是利民的好政策了。”
“给钱!当然要给钱!而且,给的工钱不能太少了,一定要合理,要让一个人干活,就能养活三口之家吃饱饭。夫妻两人都干活,生育四五个孩子,也能吃饱穿暖。这都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