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强地的规矩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东西,在太平年代,也是只有过年才能吃得上。
    小孩儿们都特别喜欢过年。
    因为过年的时候,有漂亮衣服穿,还能有好吃的。
    对于宣府镇的人来说,圪渣饼、糖麻叶,都是最好吃的东西,想起来就流口水的。
    这种美味,深深地植根于记忆深处,就算是长大了,也会依旧非常喜欢。
    而此时,在茶馆墙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价格:
    圪渣饼,3文一小碟。
    糖麻叶,5文一小碟。
    茶水,1文一小碗,2文一海碗。
    边果,2文一小碟……
    不错,东西倒是挺齐全。
    而且,一般人都吃得起。
    不过,哪里似乎有些不对。
    赵诚看了看,一时没反应过来。
    笑呵呵地问王小宝:
    “小宝,我记着你是好吃懒做的啊。
    怎么现在也变得勤快起来了?”
    “嗨!”
    王小宝脸一红,挠了挠后脑勺,有些羞涩。
    “俺这不是……
    之前炒了几天粮票,赚钱多,感觉挺有面子的。
    人们见了俺打招呼,表情都不一样了。
    俺感觉,还是有钱好啊!
    比俺之前混日子,可舒服太多了。
    后来大人说炒粮票是不对的,俺就不敢再炒粮票了。
    正好大人说,强地人可以自愿做一些小生意。
    俺正好炒粮票赚了些钱,趁着手头宽绰,就开了个小茶馆,没想到,生意还不错。
    这一切,都是多亏了大人呐。”
    王小宝乐呵呵地说道。
    他还有一点没说,主要是村子里他以前老看不起,连他都不如的杨二闲,竟然靠着闺女翻身了。
    踩在他的头上了,这让他王小宝无论如何也忍不了。
    赵诚本来笑眯眯地听着,听到炒粮票的时候,顿时反应过来了,轻轻一拍额头。
    难怪刚才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他扭头看向菜单。
    “小宝,你这菜单上标的价格,都是用铜钱标注的?”
    “大人是说,为啥不用粮票吗?
    因为没人舍得用粮票啊。
    而且,现在一元粮票,就值200文。
    一角粮票,是20文。
    就算一分粮票,那也是2文钱呢。
    有人来喝杯茶,才一文钱,都没法找换啊。
    再者说了,这粮票一天比一天值钱,现在谁肯花粮票啊?
    大家都捂在手里,等着涨价呢。”
    王小宝对这方面,倒是非常了解。
    他之前炒粮票,现在开茶馆,知道的多。
    “这样啊。”
    赵诚点点头。
    这种情况,他倒是有些忽略了。
    他只想着先把粮票的价格炒作起来。
    一方面,是收割一把。
    做一盘大棋,收割大明的士绅们。
    另一方面,也是让大家从心底能接受粮票的存在。
    在一段时间内,大家会养成存储粮票的好习惯。
    这就相当于让全民有钱阶层都做了蓄水池。
    赵诚印出来的粮票,都能兑换成社会财富……而且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最后只要能让粮食跟粮票挂钩,就不怕粮票信誉崩塌。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赵诚还得把握一下舆论风向。
    但是没想到,用力过猛。
    因为粮票涨价太快,人们竟然舍不得使用粮票了。
    现在强地的交易,似乎全都是使用铜钱,银子……
    明末的铜钱,质量不一样。
    同样是一文钱,版本不一样,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银子更是麻烦,每次使用都要称量……
    这不利于成熟市场的发展。
    而且,铸币权不掌握在别人手中,也是赵诚所不能接受的。
    赵诚揉了揉额头。
    这倒并不是他不够睿智,不够智慧。
    而是作为元首,军政一体抓。
    筚路蓝缕,万事都是草创阶段。
    不光是事事都需要赵诚拿主意,而且是事事都需要赵诚去开创……
    并且,任务布置下去之后,还得盯着。
    否则的话,不知道会给办成什么样。
    忙不过来。
    真的是忙不过来啊。
    顾前不顾后的。
    别看强地小,迅猛发展之下,各种事情真的不少。
    赵诚有些体会到当皇帝的辛苦了。
    管理这么一个大明,那该多忙?
    难怪勤政的皇帝,要宵衣旰食,天天从早到晚地处理折子,依旧会遗漏很多事情呢。
    也要搞一个自己的班子啊!
    赵诚琢磨着。
    当然,货币问题一定要解决。
    之前对粮票的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