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艺他们提出派人前往庐江王李瑗所镇守的幽州调集兵马,李建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王珪也认为往外调兵实为不妥,当另寻法子解决当前的难题。
魏征一直没开口说话,只微皱着眉头沉思默想着。当李建成问他有什么增兵的好计策时,魏征便劝太子殿下私募壮士以充东宫守卫。李建成听了,不由眉开眼笑,连声称赞魏征之计甚妙。李元吉、李艺等人也认为这办法甚好,既可征得自己所需要的人马,又不必承担外地调兵的风险和罪责。他们一致赞成魏征的主张,纷纷请太子殿下立即命人在长安城内私募壮士。
想了想,李建成当下就吩咐韦挺、冯立二人负责此事。两将听了,欣然接受太子所交给的任务。李建成为人谨慎,生怕节外生枝,因而再三叮嘱他们俩千万要保密,不得走露一丝风声。韦挺、冯立用脑袋作保证,请太子殿下放心,此事一定不会泄露出去。李建成见他俩如此有信心,也就放心地笑了。这件事一敲定,李建成心头压着那块大石头也就彻底落地,心情一下子就好转了许多。接着,他就命人设宴,准备与自己的心腹爱将们痛饮一番。于是不到半个时辰,宫中又响起了动听的笙歌,跳起了曼妙的舞蹈。众人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觥筹交错,纵情痛饮,欢笑阵阵。
韦挺、冯立两人果然能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两千余骁勇壮士悄无声息地带进了东宫,替换了原先坊中的将士,让他们充当起东宫卫士。这事的确做得相当严密,不露一丝风声,就连秦王府的眼线王眰也未能察觉到。这样,李世民也就不知道大哥所搞的鬼名堂,不好借机攻击东宫了。
这倒也让东宫与秦王府之间的争斗消停了段时间,李渊也因此耳根清静了许多。时光就在这份难得的清静中飞快地流逝着,很快就到了六月。今年的天气有点异常,比往年这个时候要热些。李渊年老体衰,难耐这份炎热,加之建造在宜君县的仁智宫已竣工。因此,李渊便决定带李世民、李元吉和他的宠妃们一起前往仁智宫避暑,同时命太子李建成留守京师,总理朝务。
李建成担心这一趟会拉近父皇与二弟之间的感情,因此他再三向父皇恳请随同前往仁智宫,以尽为人子的孝道。李渊态度十分坚决地回绝了大儿子的请求,这倒不是他不喜欢带李建成去避暑,而是真心为太子着想。他希望给太子一个独断朝纲的机会,锻炼锻炼他治国的才干,也好让自己到时放心地把江山社稷传给他。李建成见父皇不肯带自己同去,好生郁闷。不过,四弟李元吉的到来,让他一下子就高兴了起来。
一晚,李元吉提着壶陈年老酒来到了大哥的寝宫,提出要与太子对饮,不让任何人前来打扰他们。李建成先是一怔,心里头直犯嘀咕,想这家伙一向喜欢热闹,今儿个到底怎么了。李元吉见大哥一头雾水的样子,禁不住哈哈一笑,将那把紫色酒壶往案桌上一搁,高声说句:
“大哥,你不用这么大惊小怪好了!四弟明日就要陪父皇前往仁智宫避暑,得与大哥暂别一段时日了。四弟与大哥感情甚笃,想单独与大哥叙叙情,聊聊天。就这么简单,没什么大事!”
说着,他又拿眼瞟了下站立在宫内的侍卫和侍女们。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大哥还以为你有什么重要事情要说呢!”李建成如梦初醒般地哦了声,紧接着又呵呵笑道,“好,既然四弟不愿意有旁人打扰,那就让他们出去好了!”
言毕,他敛去笑容,神情严肃地向自己的侍卫侍女们挥了下手,示意他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