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赠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听范二朗声背出这时还没出现的《世说新语》上的掌故,袁崧对范二的才学算是彻底折服了,又做出最后的挣扎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又当何解?”
    说到底,袁崧还是觉得范二的锋芒毕露有些过分了,这也是范氏一门几乎全被罢黜的根源。
    范二也不知袁崧是好意还是讥讽,便用自己的话说道,“便是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亦是‘佛曰,不可说’,亦是夫子说的‘君子慎言’......”
    “用《庄子》的原句,又当怎么说?”袁崧点点头,又有些期待地继续追问道。
    “《庄子知北游》有云,‘辩不如默,道不可闻;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君之才学,不下乃父,志亦不下乃父,妙极!”袁崧首次对范二用了“君”字,夸赞之语亦来自内心,说完这话后又喊了一句,“来人,将我的佩剑取来。”
    范二两世为人,与袁崧的对答中对子的答案源于范逸,对策则功在范逸之,能得到袁崧的高看,也算是侥幸。
    范二听了袁崧的夸赞,又不知他取剑来是什么意思,心又忐忑起来。
    两人互相对望,默默无语,直到袁崧接了佩剑,范二才开口问道,“府君这是?”
    袁崧不语,拿着佩剑缓缓走向范二,而后手持剑鞘把剑举到后者身前,郑重其事地说道,“刚才领教了你的才学,又得知了你的志向,我很看好你。此剑名为江流,虽不是什么名剑,但我已佩戴三十年;今赠于你,希望你能涤荡江湖,实现自己的抱负。”
    晋庭南迁江左,名士风流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他们佩戴的耍帅道具不是鹅毛扇加牛尾巴组成的麈尾,便是能够远传到岛国的折扇,还坚持佩剑的有几?
    袁崧的佩剑,实在是太珍贵了。
    范二听着袁崧的勉励,仿佛看到了梦里那个白胡子爷爷对自己循循善诱,“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本性纯洁,我这里有本神功秘籍,你拿去修炼吧!今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问题是,袁崧和那些推销武林秘籍的白胡子老爷爷不一样啊!人家这是无偿的赠送啊有木有!
    范二没来得及想天下到底有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高深的问题,眼泪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双手也缓缓举起,珍而重之地接过长剑。
    一种被领导看重,马上就要升职加薪,拳打白富美、脚踢高富帅,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即视感蔓燃在范二的心头,他也由此许下了自己的承诺,“定不负府君厚望!”
    只要袁崧看重自己,就算他不举荐也可招为幕僚,自己用两世的经验和智慧在吴郡这一亩三分地发家致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只是,该怎么开始呢?
    范二缓缓拔出手中的佩剑,剑身如一泓秋水,在阳光下缓缓流淌。
    江流,果然名不虚传。
    袁崧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专注的范二,又用叙述的语气漫不经心地说道,“昨晚出事之后,通玄寺的住持和孙道君都夤夜造访了本府,那些尸体和伤者也都被带回去了,除了你......”
    “锵!”
    范二心下大振,剑亦自然而然地入鞘。
    天师道的道君孙泰也在吴郡吗?但愿吴郡不是天师道祸乱的始发地!
    “他评价你,很不错。”袁崧又淡淡地说道。
    很不错?
    范二当时就不淡定了。
    孙泰怎么可能注意到我啊?难道袁崧也是天师道的人?
    他赠送佩剑江流,是因为孙泰的一句评语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