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御笔亲点:一甲头名,当为国士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得非常热情。
    李泽广苦笑的摇了摇头:“呵呵。”
    他可是入了儒道,进了文士境,乡试……基本上稳过,而且,按照常理,他至少也该入一甲的名录。
    结果,只是一个二甲第十七名。
    高兴吗?
    真是高兴不起来!
    ……
    三甲和二甲的名录很快贴完。
    在场几人中,只有唐解之和李泽广榜上有名。
    再就只有一甲的榜单了。
    张君且和许知的脸色已经有些发白,两人都是无比的沉默,连恭喜李泽广的心思都没有了。
    而到了一甲,便需要唱榜了。
    所谓唱榜,就是有专门的人来唱念一甲的榜单,每贴一张名录,就需要唱一次。
    并不影响贴榜的时间,只是显得喜庆。
    “一甲第……”
    “……”
    几个唱完。
    终于,柳弘毅的名录贴了上去。
    “一甲第二十一名,柳弘毅……淮安人士……”
    “哈哈哈,我柳弘毅中一甲了,是一甲第二十一名啊!”柳弘毅开心极了,差点就要抱住江朝歌:“江兄江兄,你可真是我柳弘毅的恩人啊!”
    “……”李泽广。
    “……”唐解之。
    两人无语。
    他们其实也想让江兄当他们的恩人……
    而张君且和许知则是快要哭了。
    柳弘毅和他们的才名其实和他们差不太多,虽然说柳弘毅略强一些,可是,也绝对不可能强到一甲的位置。
    所以,毫无疑问的……柳弘毅真的在开考前,看了治河相关的策论。
    “恭喜柳兄了。”江朝歌向柳弘毅道喜。
    “为何江兄之名还没有贴上去呢?”
    唐解之这时嘀咕了一句,毕竟,江朝歌一直说他的策论写得不好。
    那么,按照他的想法……中个二甲就不错了吧?可现在一甲的后面几名都贴了上去,却还未见到江鱼儿的名字?
    总不可能进到一甲前三吧?
    听到唐解之的话,张君且和许知还有李泽广也都看向了江朝歌:“江兄,莫不是要拿下一甲前三?”
    “不可能的。”江朝歌摇了摇头。
    于是,众人也不再多言。
    继续听榜。
    很快,一甲的名录便张贴得差不多了。
    只剩下最上面的一甲前三。
    而这一甲前三的名录,是需要由三名主考官张贴上去的,以示尊敬。
    柳弘毅这时就真的有些担心起来了:“江兄,你不会真的没有准备治河论吧?”
    “真没准备。”江朝歌点头。
    李泽广和唐解之两个对视一眼。
    若是江鱼儿落了榜……他们心里,或许好受一点?
    呸呸!
    岂能这样想?
    李泽广和唐解之两人立即摇头,接着,就开口宽慰道:“以江兄之才,若是真的不中,损失的也是朝廷。”
    江朝歌心里也有了一些紧张。
    不会吧?
    那个龙吟真的要把我从榜上刷下去吗?
    难道,就因为我说要除三权?这狗皇帝,看起来人模狗样,没想到竟是如此软弱,枉费了我一片真心!
    江朝歌有些叹息,早知道就装得蠢笨一点好了。
    正想着,就听到一声唱喝。
    “一甲第三名……朱玉伯!”
    “哈哈哈,我是一甲第三名,哈哈哈……”
    远处一个书生开心的叫了起来。
    接着,便收到了一片的恭喜之声。
    江朝歌有点小羡慕。
    虽然他江某人可以长生不死,今次不中,来年还可以再考,但是……考都考了,真不中,还是有些不爽的。
    “一甲第二名……余敬!”
    “恭喜余兄!”
    “哈哈哈,我中了!”
    “恭喜恭喜!”
    又是一片恭喜之声。
    江朝歌就越发的紧张了,剩下的只有一个了,一甲头名!
    柳弘毅此时都已经不对江朝歌抱希望了,毕竟,一甲头名……太难中了,而且,江兄还一直说策论没有写好。
    “江兄,没有关系的,来年还是可以……”
    “一甲头名,今届乡试解元……江鱼儿!”
    “什么?!”柳弘毅一下惊呆了。
    不止是他。
    李泽广还有唐解之以及张君且和许知,同样是一脸呆滞的看向旁边的江朝歌。
    一时之间,他们竟然是忘了恭喜。
    江朝歌的眼睛也瞪大了……
    咦?我是一甲头名?!
    这个狗皇帝……噢,不对,这位眼光独到的幼帝,不错啊!
    正准备适应一下环境,高喊几声:“我中了,我中了……我是一甲头名,今科乡试的解元!”
    就听到那位贴榜的主考官季承昼又开口了。
    “恭喜江鱼儿,不止是今届淮安县的乡试头甲,而且,还是御笔亲点!”
    “御笔亲点?!”
    这话一出。
    周围立即就是一片寂静。
    再然后,就是一阵惊叹和震惊之声。
    李泽广和唐解之等人则是直接呆住了:“御笔亲点?!”
    “那……那不是殿试才有的待遇吗?!”
    “一个小小的淮安县乡试,怎么可能由御笔亲点……这……”
    完全不合理。
    季承昼仿佛看出了众人心里的疑惑,便接着解释道:“因为,江公子的策论实在过于惊才绝艳,我等不敢自专,便将此策论封存呈入京城,本是该交由礼部几位大人共同会卷,或是礼部也与我等有一同之意见,此卷最终竟落入陛下案前。”
    说完,他将一张策论之卷展开。
    上面果然有朱红御批。
    最主要的是,上面御批的几个字还极为显眼。
    只有四个字——当为国士!
    “国士?!”
    “当为国士?!”
    “哗!”
    。零点中文网]
    wap.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