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年百鍊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地乃延平津,与延平郡王有不解之缘。东南海疆如今阴云密布,不知圣母怎么看延平郡王此番的祸福安危?”
    红莲圣母听到此言,瞬间便从伤春悲秋的愁情之中走出,转眼又变回了那个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下凡菩萨,口中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四个字。
    “凶多吉少。”
    诚如她所言,明尊教除了位处福州城中的老舵,最为紧要之处便是泉郡分舵,而泉郡的安海城又曾是郑家大本营,明尊教素来与其有许多的联系,自然对于郑军虚实也更为了解。
    去年郑成功发动的长江之役,起初势如破竹,天下震动,却在南京城下兵败垂成,大败收场,只得退回厦门,如今北方局势缓和,顺治手头活络了,自然并不打算放轻易过,此番已然是决心乘胜进军,趁郑军新败毕其功于一役。
    而具体的动作也从未慢下来。
    早在江闻大闹福州城的时候,镶黄旗宿将达素便已经被任命为安南将军,总督闽浙战事,征调了无数的船只马匹、粮秣钱财,沿海各省水军统一交由达素管理。
    根据红莲圣母收到的密报,清廷的固山额真索浑、巴牙喇纛章京赖塔如今已经抵达福建,达素正在抓紧掌控漳泉二州,极度压缩郑军的活动空间,待到时机成熟便坐镇于泉州调度,指挥云集于闽东的近千只海船,一鼓作气地彻底歼灭郑军。
    江闻低声问道:“郑家还剩多少人马?”
    红莲圣母双目低垂,仿佛在整理着自己搜集来的信息。
    “从港口出入、吃水浅深来看,纵使郑家为了稳定民心,已然将各色船只乔装改扮频繁出入,所剩余的大、小战船也不会超过六百艘,而水陆两师加在一起,也仅剩不到七万之数。”
    江闻心中了然,难怪明尊教对郑家如此不看好。
    根据耿精忠暗地传来的消息,本次清廷共起大军二十万,号称五十万汹汹而来,而郑军在几月前刚刚吃到大败仗,大将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都战死,兵将折损无数,此消彼长之下恐怕连士气都未必可用,更何况要做出绝地反击之举。
    江闻暗自测算了一下,到底耿家占了多少人马。
    当初耿继茂率十万大军南下征粤,然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本就是清廷的嫡系人马,除了打仗也在监视耿家的不臣之心。随后部分留镇广东,实际只有万余人马跟着耿家来到福建,纵使耿精忠这一年来扩军迅速,并且愿意遵循江闻所设的计划造反,充其量也只能带走三万余人,郑家仍旧面临着敌倍于己的挑战。
    “够了。”
    江闻笃定地说道,仿佛战场迷雾已经被风吹散,他的双眼已经敏锐地穿越了时间,看到那片海域上涌动着的激昂壮烈,直到几百年后还将被当地人传唱不休。
    他的信心来源于前世,而这个时候又太需要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胜利了。
    此时有了江闻的搅局,原本铁板一块的广东成了泥潭,广州之战每日的战报纷至沓来,时刻都在挑动着天下人的神经,若按照历史轨迹来到这顺治十七年的五月,延平郡王郑成功将在厦门的海面上,迎来他军事生涯的一次高峰。
    “江掌门,妾身所知不止如此。
    然而红莲圣母忧心忡忡地说道,“据传延平王自江宁之战后,已经数月不见踪迹,几次点兵虽然有人着其盔甲露面,但教中之人探得那并非本人,而是其堂兄郑泰乔扮。”
    郑家的核心人物有很多,例如二把手兼大管家郑泰、水师总督洪旭、陆师总督甘辉,乃至于其弟田川七左卫门、郑袭,其子郑经等等,均是郑家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其中的灵魂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延平郡王郑成功自己,只有他能在逆流之中拉起大军负隅顽抗,也只有他能异军突起地沿着长江围攻南京,而一旦他真的出现了意外,才是郑军真正的灭顶之时……
    “够了,因为还有我在。”
    可江闻却依旧在微笑。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呢。只要他还没改弦易辙,故意不来广州城就好。剩下的些许小事,江某自有回天之术。”
    红莲圣母看着江闻的自信,仿佛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同样露出一抹笑容:“真希望我也跟你一样无法无天。”
    “哈哈哈,江某七年前站在此处的心情,可比圣母你现在彷徨得多,更别提当初的所见所闻,是如何令人惊骇了。”
    江闻言辞闪烁地回答着,双眼看着月色星象,似乎终于等到了什么重要时机,顿时伸手一直江边高楼,忽然转问道。
    “圣母可知江畔此楼,叫何名字?”
    言罢不待对方回答,已经拔出了湛卢古剑高歌而起。
    他以深湛至极之剑刃对着皎洁月光,剑势引动虚空,竟然似乎从天月借下了一段清辉寒魄,又猛然挥出一剑直指天际,一道凛冽剑气夹杂月光如虹桥飞渡跨影,江河奔腾无际,几乎要直指青冥天外!
    “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