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没做好,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教育,医疗甚至农业上都需要大把的钱来支持建设。
更不要说军事力量的建设了。
哪哪都需要钱啊。
他们中科院该做的都做了,也有了荣誉,为国争光了,也该,歇歇了。
陈芳这样想着,宋老也是差不多心思。
要不是突然窜出来个九部,他还真想就这样隐退算了。
可九部的出现,让他多了个选择。
多了个借鸡下蛋的选择。
“对了,宋老,陈伯,这总是说花费很大,投入很大的,可到底花了多少?你们这有数吗?”
杨小涛突然问道,他也想得到个参考值。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宋老开口说道,“如果说,单纯的制造一颗卫星的话,倒也还行。”
杨小涛有些听不明白,然后就听宋老继续说道,“第一颗东方红投入研究、生产的资金有两个亿!”
“上次发射的实践一号,算起来有三个亿!”
杨小涛轻轻皱眉,这价格有点贵啊!
不过他也没说。
宋老继续道,“如果再算上人员的费用,消耗的物资,还有火箭那方面的消耗。”
说到这看向杨小涛,“上次发射的实践一号,前后研究了两年,期间还出现过几次事故,再加上火箭的费用,总共算起来已经达到了上百亿!”
杨小涛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这么烧钱?”
陈芳在一旁说道,“你以为呢?”
“这小玩意从外面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铁球,但真要细算起来,这就是个吞金兽。”
“而且搞不好失败了,那就全打水漂了。”
“就像你们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本身就占了一部分成本。”
闻言杨小涛闭上嘴了。
太阳能电池他还是知道的,给中科院提供的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可是耗费巨大,不仅占用了计算机研究的高纯度硅份额,甚至还影响了计算器的生产。
贵,是有道理的。
毕竟杨小涛不能白送啊!
“还有你上次送去支援的五百万,我们都用在材料补贴上了,就这样还欠着地方工厂呢,我们现在正想方设法还债呢。”
宋老在一旁忧心说道,这让杨小涛更是心里咯噔一下。
他没想这么多,就想着将架子搭起来,然后干点实事,建设革命,做点贡献。
可现在,他才理解透彻大伯说的,建设更难是什么意思。
见杨小涛眉头皱起,一个人沉默,两人也知道不好多说。
不过他们都清楚,杨小涛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这家伙打定主意做的事,在九部,没人能阻拦。
宋老沉默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对了,听说这次谈判咱们还赚了四十亿,这换算起来得一百个亿吧,你没去打听打听?”
说到这,杨小涛露出苦笑。
“这钱就甭指望了。”
宋老两人看过来,杨小涛这才说道,“那钱一半要留着储备用,另一半也有了用处。”
两人都是无语。
“没事,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件事我们慢慢来。”
杨小涛并没有气馁,钱都是挣了花的。
何况又不是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怎么也有个转圜的余地。
“总之这卫星的事情你心里有数吧,要是实在困难就往后延一延。”
“车到山前必有路,别想多了将自己整焦虑了。”
陈芳提醒道,杨小涛跟着笑笑,“放心吧,我知道。”
三人在办公室里聊了一会儿,杨小涛这才将两人送走。
中午,杨小涛在九部热情招待了王灿等人,一顿饭下来,酒没喝多少,但大家的关系却是拉近许多。
尤其是研究院的人,很多都是在领域里有名气的,大家平日里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就像王灿跟束兴北两人,都是听说过对方的名字,但在一起碰面还是上次去发射基地。
还有韩三凤,别看他一直都是四九城,但中科院大部分人都没见过。
这次在酒桌上,你说一句干什么的,我来一句哪的人,最后还有人吆喝着有没有校友.
关系一旦拉近,这感情也就培养起来。
下午。
杨小涛在刚成立的通讯卫星研究所里开了个会。
参加会议的除了王灿等人,还有研究所的院长叶老,副院长韩三凤,以及与卫星工作相关的束兴北,王坤等人。
“同志们,咱们在这里先祝贺通讯卫星研究所的成立。”
杨小涛带头鼓掌,下方众人立马用力拍着。
随后杨小涛介绍道,“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疑问。”
“就是咱们为什么叫通讯卫星研究所?这卫星种类那么多,为啥就只叫通讯卫星了?”
下方众人登时有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