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9风暴之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灵通的人才听到一点风声,那就是张府里并不平静。
    是的,张居正不傻,他这第四份奏疏一旦递进去,外朝会如何看待他。
    为此,张居正自己不仅有思考,他还召集了府中幕僚一起商议。
    张居正和大明所有官员一样,都有自己的幕僚班子,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就比如之前考成法和清丈法,其实并非张居正一人完成,而是他起纲并列出要点,有府中幕僚们集思广益完成。
    也就是到了最后,才需要他亲自负责确认终稿。
    只不过这次,他的第四份奏疏,在张府里就引发了不小的纷争。
    张居正的门客、贡生宋尧愈站在张居正的角度,分析了张居正的名气、节义和时局等因素后,认为张居正离职丁忧守制为上策。
    持有类似意见的幕僚其实不少,看出张居正目前地位尴尬之人颇多,为此他们在府里和张居正及支持张居正留任的门客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决定张居正去留的不仅是张居正本人,还有来自更高层的意思。
    是的,冯保传来了内廷的消息,太后和皇帝希望他继续完成新政,彻底改善朝廷的财政困境。
    所以,即便张居正在这个时候对自己所处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但也无能无力。
    宋尧愈等人的反对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张居正还是选择了把这第四份奏疏送入宫中。
    消息传出,京城官场哗然。
    因为“礼”,所以中国古代都把和煦谦让做为美德。
    新帝登基,要三请三辞才算完成程序,而首辅请求回乡守制也是一样。
    不能说你一请求,皇帝就一口答应,让你离开。
    这在外人看来,显得皇家很是冷血。
    三请三辞程序完成,第四道奏疏才是真正表达心意的时候,张居正却在这个时候表达出会继续留在官职上,只是请以素服角带入阁办事,日侍讲读,辞免薪俸,在官守制。
    只是,张居正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但这次他却是玩脱了。
    在现代看来,三请三辞或者说三辞三让,不仅是一种仪式形式,更是一种政治策略。
    通过这种仪式,表现出自己的谦虚、谨慎、真诚和高尚品质,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只是这朝野之上,希望他离开的人太多了。
    他们上演的三请三辞的老把戏,自然瞒不过那些政治老油条,对于张居正夺情一事,朝中看不顺眼的官员大有人在。
    在大部分士大夫看来,丁忧那是孝道之本,是亘古不变的祖宗成法,正德朝首辅杨廷和就严格执行丁忧守制,不打一点折扣。
    如今可倒好,张居正身为百官之首,却公然破坏规矩,既不去职,也不回乡,实在是奸相所为。
    由此,不仅许多本就不满意张居正的官员开始串联,就连一些支持张居正的官员,这时候也开始倒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