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飞龙人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身难得今已得,大道难明今已明。
    地法天,天法地,道法自然,欲与重华语今生,此身不度更何生。”
    魏广德交上自己的青词,也不急着走,反正闲得很,就站在一边看其他人撰写的青词,顺便支愣着耳朵,听听别人怎么评价自己的作品。
    好吧,魏广德小小失望了一把。
    整体评价都不高,不过魏广德在看完翰林院进献的其他青词作品后,自我感觉好像还属于中游,还不算垫底的存在。
    这个时候,魏广德已经忘记路上那点心虚了。
    只不过在瞟到袁炜不屑的目光后,他才感觉到袁炜对他那篇青词的评价,“狗屁不通”。
    小太监收齐翰林院的青词就告辞离开,魏广德也不好继续留在院里,跟在小太监后面出了翰林院。
    魏广德出来的时候,天色已近中午,本该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可是现在毕竟已经入冬,走在外面魏广德就感觉到浑身发寒,不觉加快了脚步。
    虽然天寒,可京师街市一如既往的繁华,而且小道消息说今年百官俸禄和赏赐都会按时发放,更是刺激市面繁荣。
    也不知该不该说是托了俺答汗的福,户部从各地强征的银钱陆陆续续运抵京师,本该用于作战的军费,此时除了一部分被嘉靖皇帝扣下外,剩余的到是刚好贴补年节京师百官的俸禄。
    魏广德已经听说了,户部已经提前预留了今年的俸禄和赏赐,断不会出现前些年年关难过的窘境。
    所以,虽然传的是小道消息,有时候却又无比真实。
    熘熘达达,魏广德就直接奔着都察院而去。
    而此时在福建漳州和广东饶平交界处一座小山,此处名曰虎山。
    这虎山虽然算不得名山大川,可因为位于两省交界之地,山高路隘,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大明建国以后,漳州府就在虎山上建造了关隘柏嵩关,设巡检司驻守此地,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这里也就成了漳州府南面防敌御寇的重要关隘。
    太平年月,这里往来商人不断,商路也是热络,只是这些年因为江南剿倭,商人行商要被课以重税,让这里的商队大量减少,再也不复当年。
    就是在今日,山上小关城里,却是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热闹非常。
    关城内,几十个身穿大红喜服的乐手整齐的排列在城中一处高台两侧,吹奏着欢快乐曲,远处关城官署中走出一大群服色各异的壮汉,他们簇拥着一个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黄袍的中年汉子缓缓向着高台走来。
    黄衣汉子所过之处,街道两边的人群纷纷匍匐于地行跪拜礼。
    而在跪下的人群中,几个汉子却是不断抬头,偷眼看着经过的一行人,那为首之人所穿黄杉上,那一团团盘龙甚是惹眼。
    …
    当这些人经过以后,人群久久没有起来,依旧那么跪伏余地,只有那几个汉子还是不断向四周打量。
    很快,几道视线汇聚到一个看似行商服饰的汉子身上,只见那商人却是轻轻摇头,随即低下头融入人群中,一眼再也看不到那人。
    有了那商人的示范,其他人也不再左顾右盼,纷纷学起那样子,和周围的人保持一样的动作,融入到人群中。
    身穿黄色盘龙长衫的男子走到高台之下时,他身后跟随的人群纷纷止步,慢慢的排出一个整齐队形,在那黄杉男子身后跪倒。
    在这一刻,喜庆欢快的乐曲戛然而止,所有的乐师也纷纷跪倒在地,整个柏嵩关里的人都朝着高台方向跪伏。
    男子在高台下伫立良久,似乎知道身后跟随众人都已经跪倒,他这才左手轻轻聊起长衫下摆,拾级而上,动作看上去沉稳而不失庄重。
    当男子踏上高台后,他才缓缓转身,不知何时,男子右手中出现了一枚玉佩,他高举起右手,向着台下跪倒人群大声喊道:“天降大任于我,我即为飞龙人主。”
    那是一枚略带黄色的玉佩,男子向台下众人展示的则是玉佩之上镌刻的“飞龙人主”四个小字。
    台下忽然响起一声尖利的呐喊:“万岁,万岁。”
    这尖利的嗓音仿佛就是一个信号,所有人开始跟随,齐声呐喊出“万岁,万岁”
    那男子看着台下众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嘴角不自觉挂出一副笑容,微微闭上眼睛,似乎很享受这样的氛围。
    这,就是他,张琏的登基仪式,虽然很简单,但是他真正做到了。
    从此刻开始,他就是皇帝,飞龙国的皇帝。
    良久,张琏似乎感觉气氛差不多了,他这才伸手作出下压的动作,随着他的动作,台下的呐喊声逐渐减小,直到消失。
    “从此刻起,改元“造历”,朕继位皇帝,号“飞龙人主”,国号“飞龙”.”
    西苑值房,此时书桉上摆满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