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胡安·德富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法厉害,才能避免他们以身试法。
    这时候,一向比较低调的陈于陛忽然开口说道:“王大人,诸公。”
    众人见是他说话,目光都看了过来。
    王锡爵抬手笑道:“元忠,今日是我翰林院商议事务,想到什么只管说来。’
    这陈于陛是隆庆二年的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也就是说,他在隆庆五年才是七品编修,但是不过七年时间已经成为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其升官速度不可谓不快。
    他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陈于陛是陈以勤的儿子,当初一门两进士,也曾是风光无比。
    不过陈以勤致仕以后,陈于陛就开始小心起来,即便高拱去职也是如此。
    至于陈于陛升官之路,自然少不了魏广德等人的照拂,一下子把人从翰林院转到其他衙门有些困难,但是在翰林院里稍微照顾一二还是可以的。
    去年,陈于参与的《世宗实录》修成,升俸一级,服阕,升翰林院学士充日讲官,因此今日也有了他在这值房的一席之地。
    不管是还在老家的陈以勤,或者内阁次辅魏广德的面子,王锡爵都不会轻视这个“年轻人”。
    “诸位大人,吾充日讲官,参与教导陛下,观其课本,一个个小的故事构成,每个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图,讲述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和倒行逆施之祸,身有感触。
    对于《大明律》,若是以条文印于《教义》之上,未免枯燥乏味,孩童也未必能学进去。
    不若效仿《帝鉴图说》,从刑部择案例编成小故事,配以插图,或许效果极好。
    陈于陛的话,一下子让屋里众人炸了锅,沈一贯当先起身说道:“元忠此法极好,《帝鉴图说》陛下也是极为喜爱,若是以此法编书,孩童学习肯定是极佳的。”
    张居正策划《帝鉴图说》本就是抓准了孩童的性格特点,才想到的这个法子,基本可以说对孩童是通杀。
    看书不是死背书,而是看的一个个小故事,还有精彩插图,可不让孩童喜欢。
    既看了故事,也让孩童知道了那些事儿是违法的,知道后果,自然会心生畏惧,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王锡爵这时候也笑着点头,“元忠此法极好,明日我去内阁说说,我们翰林院就预先准备起来。
    对于刑部案例,还得好生选择才是。”
    《帝鉴图说》上的故事,张居正是从众多历史事件里选择出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汇编而成,都是他亲自选择,再找宫里华师精心绘制而成。
    别看只是一本书,那几乎汇总大明最好的老师和画家联手完成,价值自然极大。
    而这社学所有《教义》,大纲这块也就在这样的商议里逐渐的完善起来。
    晚上魏广德还在府里,就听到下人来报,陈于陛来了。
    魏广德和陈以勤关系极好,虽然人回了南充,可陈于陛在京城,两家平时也多有来往,陈于陛上门是不需要提前递帖子的。
    “元忠,你可有些日子没来我这里了。”
    其实陈于陛没小魏广德几岁,只不过陈以勤的关系,他见到魏广德还是得行叔侄之礼。
    “魏叔,之前不是看你忙就没打搅你休息,嘿嘿………………
    陈于陛乐呵呵说道。
    一阵寒暄,魏广德又问了陈以勤的近况,他和老友不可能时时通信,倒是陈于陛和他爹,隔三差五会有书信来往。
    “我爹现在日子过得不错,纵情山水心无旁骛,书信里说人都胖了。”
    陈于陛笑着说道。
    “哦,这倒让我好生羡慕。
    对了,你爹就真不愿意再出仕了?”
    魏广德这时候认真问道。
    其实和殷士那边,魏广德也偶有联系,一年也会有一两封书信。
    不过,殷士那边,身体貌似不怎么好。
    别看殷士谱号称“内阁拳击手”,可毕竟是被高拱气走的,回到老家就气得不行,身体也不好了。
    身体不好,自然不想出仕,即便高拱已去也是如此。
    陈以勤那里,则是直接拒绝。
    “我爹现在这样也挺好。”
    陈于有些苦涩的说道:“其实我知道,他是怕影响我。”
    去年,张居正二儿子张嗣修在丁丑科以第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外面就有许多谣传说是皇帝看在张居正面上才给的。
    而且言之凿凿,下一次科举,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三儿子张懋修怕也能金榜题名。
    好吧,都是预测帝在说话虽然确定最后都说中了。
    但是对陈以勤来说,当初儿子上榜,其实私底下议论此事的人也不少,都说他是靠着陈以勤的关系才上榜。
    对此,魏广德也是无可奈何。
    嘴在别人身上,自己可管不了。
    大明嘉靖朝那会儿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