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分裂的印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学颜也被从户部叫来列席会议,当先就表态道。
    “户部可用银钱还有多少?”
    这时候,魏广德只能先说话。
    “扣除年前要发的俸禄和赏赐,还有给边的犒赏,还有三十七万两银子。’
    张学颜早就算过账,京官的钱不能拖,否则拓沫星子会把他喷死。
    九边的犒赏也不敢拖,关系到边关安定。
    一个不好,不管哪个地方开个闹饷,过年过节的给内阁,内廷搞出不愉快来,他这个户部尚书也不好做了。
    所以,这两笔支出优先扣除后,剩下才是可以支配的。
    当然,户部的小库房里还有十余万两银子,但那是户部的福利,也不能加入这笔银子里。
    “修缮皇城的银子,是否预先拨出?”
    魏广德马上问道。
    他记得清楚,前些天在礼部监督下,工部已经开工对皇城各处进行维修,这笔银子大概是二十万两。
    “呃.....没有。”
    张学颜犹豫片刻,还是开口说道。
    “明年户部的预算,陛下大婚的费用要排在第一位,优先保证的。”
    魏广德提醒道。
    “户部自会保证陛下大婚一应开支,绝对不会出岔子。”
    万历皇帝大婚,肯定是当下朝廷的第一大事。
    别看现在小皇帝在朝廷的存在感很低,那也是皇帝,早晚要亲政的。
    “其他地方的支出加起来有多少?”
    魏广德开了头,张居正这才开始说道。
    张四维和申时行倒是不用开口,因为他们更多是协助办公,并没有具体分管的政务。
    “一百余万两,其中二十三万两是去年拖欠的银子,今年似乎也该给结了。
    张学颜低头答道。
    “包括这笔银子,着急支应的,大概有多少?”
    张居正追问道。
    张学颜思索片刻,这二十三万两银子,还有皇城的二十万两银子,再考虑杂七杂八的关系户,很快就报出一个五十八万两的数字。
    “剩余近七十万两的支出,到底有些什么?”
    魏广德插话问道。
    “礼部衙门的修缮,兵部马车驿,迦运河那边还有笔银子,这三项就有三十多万两。
    其他太常寺、大理寺等也都有些费用要结,劝农司也上报在各省建衙门的费用,林林总总有四十余万两银子。”
    张学颜只能简单归类说了下,条子大多已经押在他的书案上,可他是一份都不敢批。
    不然,这个时候让谁提走银子,那些没提到银子的人,可不就得罪了。
    还是把矛盾上交内阁,他们大腿粗,不怕下面人埋怨。
    这就是张学颜打的算盘,也是很响的。
    “那四十万两先押一押,从常盈库借三十万两银子,把这些要紧的先付了。’
    张居正做出决策道。
    礼部衙门的修缮,其实就是会同馆等对外衙门的修缮费用,马上就要接待各国来使,自然不能寒酸了。
    车马驿和迦运河其实可以拖一下,可魏广德还在这里坐着,这些开支也不好拖着。
    “剩下的就给工部,皇城的修缮要继续进行不能拖延,剩下的等明年年初银子回来就拨付。
    张居正定下银子的出处和用法,就看其他人的反应。
    魏广德很干脆的点头,劝司那边,稍微拖延几个月问题不大,反正官署的事儿,他可以给条子知会各省先垫支一下。
    大不了,从解京的税银里扣除就是了,反正不会拖延太久。
    大明就是这点不好,朱元璋把财税大权进行分散,不能形成合力。
    要说没钱,可六部五寺其实多少都有小库房,存着不少银钱,就是人家不愿意交出来。
    地方上也是如此,赋税解京,但地方加派的杂税可都在各地府库里。
    搜找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可国朝建立之初就是这样,定下来再改可就难了。
    反正最后压力都给到户部头上,谁叫他才是名义上大明的财政中枢。
    也难怪魏广德会想着收回财税大权,这能把这些银子收拢,朝廷也不会面临财政不足的困境。
    这会儿朝廷在赶着分钱,地方个州府何尝不是如此。
    一年的结余,最后一个月就要全部支应出去。
    至于到底进谁的口袋,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民间流传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已经诠释了这笔银子的去处。
    张学颜留在首辅值房,准备起草奏疏,向常盈库借银子,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一样都不能少,否则兵部大可不接招,兵科直接就驳回了。
    魏广德刚回值房,门口芦布小声说道:“兵部曾侍郎在里面。”
    “知道了。”
    魏广德答应一句,进门就冲曾省吾拱手笑道:“三省兄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