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召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过这操练边镇的骄兵悍将,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陛下,现在俞将军还在广东剿灭倭寇曾一本,这个时候调离,臣担心功亏一篑。”
    魏广德不希望俞大猷北上,于是说道。
    留俞大猷在南方有很多好处,首先他可以通过和俞大猷的书信了解南边的形势,其次他觉得福建那边开海,朝廷就需要在南方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船队保驾护航。
    大明朝懂水战的将官可不多,俞大猷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南方剿倭打出名气的将军有谁?
    俞大猷、戚继光,汤克宽等人,但是只有俞大猷有指挥水师的能力。
    把他调到北方,水师交给谁?
    “俞大猷不行?”
    隆庆皇帝盯着魏广德,有些狐疑的问道。
    看到皇帝的表情,魏广德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知道是因为水师的缘故,隆庆皇帝这才脸色好转过来。
    “那你认为谁合适?”
    既然俞大猷不行,那就让他举荐其他人,大明那么多武将,总不会找不出来一个吧。
    俞大猷不行,魏广德自然就想到戚继光,这位记得好像做过蓟镇大帅,或许这个位置本来就是他来坐的。
    念及此,魏广德当即就把戚继光的名字报了出来。
    “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他练兵如何?”
    隆庆皇帝知道这个人,也知道剿倭功劳很大,不过以前他的视线都集中到俞大猷身上,对其他人没怎么上心。
    “和俞大猷差不多,功劳都很大,只是善于陆战不善水战。”
    魏广德答道,“倒是刚好合适调任北方.....”
    于是,魏广德又把戚继光在浙江招募军卒,训练出戚家军的事儿说了遍。
    “不合适吧......”
    没想到,隆庆皇帝听到戚继光的历史后却是皱眉说道。
    魏广德有些奇怪,他是想不到隆庆皇帝在听了戚继光的辉煌历史后会给出“不合适”的评价。
    “陛下,戚继光如何不能调京,负责北地明军的操练?”
    “你刚才不是说了吗?他练兵很厉害,可是对兵源却非常挑剔。”
    隆庆皇帝答道:“北地明军都是世袭军户,兼少量募兵,若是他练不出来怎么办?
    难道还要把边军全部从浙江招募不成?
    而且你也说了,戚继光练出来的浙兵兵饷非常高,朝廷也负担不起啊。”
    隆庆皇帝的回答,让魏广德一时语塞。
    他只知道戚继光当初带领过卫所兵剿倭,但是战果非常差,之后他选择在浙江义乌招兵,然后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训练,所练之兵打倭寇就非常厉害了。
    按照隆庆皇帝的意思,戚继光还真有可能练不出北地兵马来,否则当初他也就不用专门招浙人为兵,直接从卫所挑选就是了。
    对于其中的原由,魏广德并不甚明了,只听说好像他从义乌那边招的兵听话,只要钱给够,让他们怎么练就怎么练,极少有抱怨之语。
    战场之上也是,因为士卒来自一个地方,相互之间大多熟识,相互之间信任程度较高,所以即便以弱击强,他们也能稳住阵脚不乱。
    虽然隆庆皇帝貌似问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不过,魏广德却是记得好像戚继光就是坐镇蓟镇,然后很长时间没有鞑子赶来进犯,让明军整个边镇也安稳下来。
    对了,除此外好像还有个叫李成梁的,知道他是因为据说后金努尔哈赤曾经拜在他门下,虽然最后遭到反噬,也是在李成梁年老体衰之后的事儿。
    在李成梁壮年的时候,似乎也是在辽东把周围蒙古人和女真人打压的很厉害。
    现在,李成梁的事儿先放一边,还是想想怎么选将,派谁训练北方明军。
    魏广德低头又思索半晌,以他看过的邸报和听说的消息,是真的找不到比戚继光还要合适的人选了。
    要不然就只能让马芳回京,担任练兵之责?
    马芳练兵也是很在行,若不然宣府军也不会如此厉害,去年敢万余人追着几万鞑子杀。
    想到马芳,魏广德只能在心里摇头。
    马芳不是个愿意放弃手中权力的人。
    之前宣大总督想要分他的兵,就被他直接怼回去,让他回来练兵,放下士卒,怕是会引起他的不满。
    自所不欲勿施于人,魏广德很清楚这些。
    即便马芳真的放弃宣府总兵官之职,心中也会对他有怨气,特别是知道此事是他提出来的。
    真正的军人,更喜欢在外领兵,而不是在京城混吃等死。
    “陛下,臣以为我大明将领虽多,可就练兵的本事,除了戚继光外,怕是也没有其他人了,主要是......也只有他暂时手上无事,现在的倭寇,已经被俞大猷逼到广东去了。”
    魏广德提醒道。
    戚继光有名气,现在担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