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金银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江治话没说完,但意思还是很明确,没钱,有钱就能办。
    这是京城,有银子建卫城,还不如拿银子把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外城修一修。
    嘉靖朝时,外城扩建,修到一半发现银子不够用。
    当然,其中主要还是因为严世番等人从中浑水摸鱼,捞到不少好处,浪费不少财力。
    但终归最后朝廷没钱了,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此事倒是不急,下来我和首辅、内相再说说,议一议这个事儿再做定夺。”
    涉及到钱,魏广德就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定下来的,只好先敷衍道。
    “善贷,你真打算把水师也引入大阅?”
    不过谭纶也借这个功夫,把心里的迟疑说了出来。
    “官军大阅,陆师水师自然都该参演才是。”
    听到这个事儿,魏广德就笑道。
    他觉得很自然,毕竟后世阅兵哪次不是陆海空三军齐上阵,难道还有只演某一部分。
    好像还真有,当年华北大阅兵好像就是大型军演结束后的事儿,好像主要是陆军和海军。
    后来朱日和大型军演好像也是,陆军挑大梁,没海军的事儿。
    相应的,海军阅舰式也没陆军和空军的事儿,据说陆军有自己的舰队,也参与不进去。
    “如果这样,那大阅最好移师天津好,那里靠海,水师容易施展。”
    谭纶马上就说道。
    魏广德此时已经有了计较,笑道:“天津外海进行阅舰式吧,这些年朝廷为了水师投入颇大,沿海各省耗费也是巨大,应该让百官看看水师建设的成效了。
    陆师大阅还是放在京郊,数万大军去天津,也是麻烦,几万人,京营还能装得下。”
    北京城外的京营,那地盘可是巨大无比,过去可是二三十万大军驻扎的地儿。
    现在不过才住几万人,加上参阅调来的兵马,最多十来万人,绝对地盘够大。
    “这个事儿,兵部发文书去广州,等水师返回时交给俞大猷,让他筹划阅舰式。
    京郊大阅,让戚继光参谋参谋,务必要给外过使团足够的震撼。
    魏广德说道。
    听说欧洲那些国家打仗,超过十万规模的战争都很少见。
    其实此时的欧洲,也就得益于大航海时代的拉开帷幕获得巨额资本。
    此时欧洲有许多王国,最大的也不过千万人,小的百万级别,总人口也不过一亿。
    也就是说,此时欧洲总人口,大抵和明朝实际人口相当。
    纸面上,大明有六千万人口,但按照对食盐的消耗量估算,人口早已过亿。
    而欧洲国家间的战争,大多交战双方总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万。
    涉及几十万人的战争也有,但那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实际上那里算不算欧洲也两说。
    毕竟,那就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国家领土和人口大多在亚洲板块。
    刚说完话,芦布忽然从门外进来,走到魏广德耳边小声低语几句。
    “哦,知道了,让他等等。”
    魏广德听完,就对芦布说道。
    “内阁有事儿,我们就不耽搁了,善贷,你看还有其他事儿要交代的吗?”
    谭纶开口问道。
    “该说的都说了,若想到其他,我们再沟通。”
    魏广德马上笑道。
    于是,谭纶和江治都起身告辞。
    送两人出门,门口就看见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站在一边。
    刘守有见两位尚书出来,连忙行礼。
    “不用了,进去吧,魏阁老在里面等着你呢。”
    谭纶淡淡说道,随后就和江治一起离开内阁。
    刘守有目送两人走出院子后,这才转身走进值房。
    “坐,可是有什么收获。”
    不等他行礼,魏广德一指旁边的位置,示意他坐下说话。
    刘守有依言坐下,不过也是只坐了一半屁股就从袖中摸出一卷文书,双手递到魏广德面前。
    “魏阁老,这是锦衣卫已经确定的倭国银矿的分部情况和大致产量。”
    魏广德伸手接过,展开看了起来。
    倭国有金山银山的消息,自然是从魏广德这里流出去的。
    不过,他可不止放出这个消息,更是命令锦衣卫一边侦查倭国国情,另一边就是找矿,特别是传说中的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
    当然,他不可能说的那么直接,点出他要的矿山名称,所以就只能麻烦锦衣卫,把倭国所有金矿、银矿都翻查一遍。
    手里的,除了文字,还有倭国一份简略地图,上面有标注已经他查到金银矿的位置。
    可以说,整个地图已经是密密麻麻,因为倭国的金银矿实在太多了。
    可以说,几乎整个倭国西南沿海,密布着大量金银矿,东北靠太平洋方向,金银矿分布也是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