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年夜,城隍庙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洛三郎,好多年不见了,你倒是没什么变化。
    听你爹说,打算给你分一批人手,前往辽东行商?”
    白行尘双手负后,笑吟吟问道。
    众所周知,通宝钱庄的洛家是皇亲国戚。
    本就跟东宫、燕王府来往颇多,关系亲厚。
    彼此之间的讲话,便有些唠家常的意味。
    “正是,父亲大人讲,玉不琢不成器。
    若再把小子养在天京城胡作非为,迟早都要废了,所以就磨练磨练我。”
    洛与贞凝神屏息,大气都不敢喘。
    “依我看,你这一次打通辽东商路,估摸着没什么问题。
    有旁边的太岁煞星保驾护航,那些绿林响马只怕不敢妄动。”
    白行尘澹澹一笑,摆手道:
    “纪九郎,本王衷心希望你此次能够不负众望。
    更希望你当真做到那句话,宁作我,岂其卿。
    这世道,不同流合污者,往往举步维艰。
    纵有靠山,也难走得长远。”
    纪渊心头一凛,身姿挺拔,拱手以对:
    “臣自当谨记于心。”
    ……
    ……
    金飞玉走,时日如白驹过隙。
    一转眼,便来到大年除夕。
    这是太古传承沿袭下来的习俗,本为祭祖节日。
    后来愈发隆重,也多了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等含义。
    正所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不可或忘!
    纪渊也是早早起身,换下大红蟒衣,穿上崭新的宽松常服。
    府邸之中,也是一派忙碌的热闹景象。
    二叔提着一桶浆湖,亲力亲为,四处张贴年红。
    婶婶则是准备着年夜饭的各种食材,还有祭祖用的供品。
    就连从龙蛇山带回来的病已,亦是穿着喜庆的大红棉袄。
    脑袋上还戴了一顶虎头帽,显得可爱许多。
    “终究是扎根下来了。”
    纪渊眼神复杂,罕见露出缅怀之色。
    “九郎,过来写一副对联,你二叔字写得像蚯引爬,实在拿不出手。”
    二叔纪成宗贴完福字、挂好灯笼,看到自家侄子连忙招呼。
    “我也是个半吊子,最多也就是端正,下笔没有筋骨。
    病已,你去给咱家写一副对联。
    写好了,等下带你放爆竹。”
    纪渊笑着把虎头虎脑的病已拎出来,将笔、墨交过去。
    这孩子虽然生在龙蛇山,沦为一介矿奴。
    但却很好学,不仅识字、还写得一手好字。
    …
    “纪先生,我该写些什么?”
    小病已踮着脚踩在一张凳子上,提笔也有模有样。
    “就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纪渊随口说道。
    他还记得自己上辈子。
    每一次过年都要练字十遍。
    写的就是这副对联。
    小病已点了点头,当即下笔。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颇见几分力道。
    “不错,不错,九郎虽然官位在身,可终究不是读书人。
    有了小病已,也能给咱家添些书香气!”
    二叔纪成宗吹干墨迹,来回看了几遍,很是满意。
    “对了,怎么不见临济大师?”
    纪渊环顾一圈,却没发现枯瘦老迈的杀生僧。
    “大师出去了,他说自己是出家人,往日能沾俗世的烟火气。
    但今天是阖家团圆的好时节,不该与我们一起过。
    打算到外城太安坊西边的寺庙过夜。”
    二叔纪成宗叹了口气,又说道:
    “九郎,你等下提些酒菜过去,跟大师喝上几杯,莫要怠慢了。”
    纪渊颔首道:
    “理当如此。”
    虽然临济大师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没把僧人的戒律放在眼里。
    可该要遵守的规矩,向来是严苛约束。
    比如,每日出门化缘,讨用斋饭清水。
    又像是,年节孤身前去寺庙诵经,而不留在纪府。
    日头隐没,天气阴沉沉。
    忙完府中的诸般杂事,纪渊右手提着食盒,左手拎着荷叶包的卤牛肉跟两壶黄酒,直往太安坊西面的一座破庙。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快要吃年夜饭。
    天京城中,俱是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纪渊路过琉璃厂,没见着几个开摊的古玩贩子。
    走到城皇庙前,忽然听到一道苍老嗓音传来:
    “年轻后生,你提的可是太安坊徐记的卤牛肉?”
    纪渊眉头一皱,循声望去,发现是一个头发花白,身形却很高大的老头。
    对方双手拢在袖里,站在城皇庙的门槛内,眼光浑浊,皮囊衰朽。
    “没错,正是城东徐记家的。”
    纪渊不明所以,如实回道。
    “来来来,年轻后生。”
    那身材高大的白发老头招了招手,颇有些指使意味道:
    “拿给我尝尝味儿,许久没开荤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