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穷途末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京师仓作为粮仓重地,设有微微一笑,恭恭敬敬地说道微微一笑,恭恭敬敬地说道防御,申屠健等人不知内情,多次遇伏,被打得大败,最后只得狼狈不堪的又回到了武关。
    一番整顿之后,申屠健与李松商议,都认为凭借目前的兵力,恐怕难以攻下京师仓,所以便决定先给宛城送消息,让他们派兵来增援。
    然而就在这时,邓晔突然前来见申屠健和李松二人,向他们建议可以让人带着人北渡渭水,绕微微一笑,恭恭敬敬地说道左冯翊,便可出其不意的到达长安城下!
    不过申屠健和李松二人听了这个建议之后,却认为这个办法不仅太过冒险,而且也没有意义。长安城多坚固,他们连京师仓这个小地方都拿不下来,还想靠这么点人那些长安城,完全是痴人说梦,所以他们不仅不同意邓晔的建议,还对他言语羞辱了一番,同时表示要继续坚守武关,等待宛城大部队到来之后再做打算。
    邓晔见自己如此“妙计”,不仅没有被采用,还被他们羞辱,心中十分不满,不过此时他只是刚刚加盟的新人,在军中根本说不上话,所以他只得忍住心中不满,回去找于匡等人埋怨一番。
    邓晔这伙人,说起来全是汉军的新人,除了他和于匡这种起义军之外,其中如析县县长、武关县尉等人还是新朝叛将,在武关这支汉军队伍中是完全独立的新势力,所以他们很快便抱成了一团,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而此时这个新生的‘小团体’在听说了邓晔的办法之后,却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虽然冒险了点,但要是成功的话,便可让长安守军措施不及,就算不能攻进长安城,也至少可以在切断长安新军北方退路的同时,和南面而来的宛城大部队形成夹击之势。
    于是于匡建议,不如就从他们手下的人马中,拨出几百人,去执行这个任务,若他们能拿下长安,便是奇功一件,到那个时候,他们凭借这样一件‘大功劳’,定然可获得极高的封赏,而且说不定便能凌驾于如今对他们耀武扬威的申屠健和李松二人之上。
    众人一听,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当即便都表示了同意,特别是邓晔,他一想到申屠健二人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要不是靠他们,申屠健和李松二人哪有那么容易拿下武关?如今得了武关,功劳反倒成了申屠健二人的了,不仅如此,还对他们一番颐指气使的样子,所以他此时便在心中恨恨的想,要是这回他们成功了,这天大的功劳绝对不会再让给任何人,等他以后获得封赏,做了比申屠健二人更大的官之后,一定要出这口恶气。
    不过这时说这些毕竟还早了点,如今最终要的,是先要让自己这个‘妙计’成功才行,而要完成这个计划,首先便是要决定由谁去执行。
    这时武关县尉朱萌提议,推荐由原弘农郡掾王宪前去执行这个任务,众人一听,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因为这个王宪担任弘农郡的很多年了,对这一代的地形十分熟悉,而且颇有声名,若由他出马,不仅可以通过其对地形环境的熟悉提高执行任务的效率,也可以因其声名在途中拉拢当地势力,从而加大计划成功的可能性。
    王宪本人自然也愿意担任这一个职位,因为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大好机会,若是一举成功,他便是头号功臣,到时候说不定便能被封爵封地,从此光宗耀祖,成为一方豪强。
    众人决定停当,便由王宪为将,领兵七百,连夜出发往北,渡过渭水,进入左冯翊境内。
    当王宪带着人马,进入左冯翊之后,他才发现原来此时整个长安周边地区,因为受到汉军夺下武关的消息的冲击,意识到长安无险可守,已是危在旦夕!于是便爆发了大规模的,整个长安城周边城县,全都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在这混乱的局面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急不可耐的趁势而起,他们大多听从刘玄的檄文的号召,自称汉朝将军,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到了的汉军。
    其实说白了,这些人此时“起义”是一种最单纯不过的投机行为,就像股市中那些得知重大内幕消息,分析大盘趋势之后,做出的投机行为的短线炒客一样!毕竟,稍有眼光的人便能看出,自从昆阳战后,中原争夺的大势已逐渐明朗,汉军无论是兵力,还是士气,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反观新朝,虽然名义上还是天下之主,但实际上却已是内里虚空,日薄西山之势。如今武关一失,京师再无屏障,汉军随时可能兵临长安,那么他们这些人,还在等什么?何不趁此时机,好好的捞一笔,说不定便能从此“一举翻身做主人”,让他的后半生,甚至子子孙孙都能因这一次“投机”而得到长久的庇荫。
    正是有了这样的契机,这些人才争先恐后的“起义”,要是在早些时候,在昆阳大战之前,这些人你就算主动叫他加入汉军,他都不一定会愿意的!
    不过有微微一笑,恭恭敬敬地说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人在此时起义,其实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他们的起义行动,也自然是加快了对新朝的摧毁速度!
    此时打着汉军旗号前来的王宪见到这种情况,心中顿时乐开了花,于是他便自称是汉军的“大将军”,竟然一路接受义军归降,就这么毫无阻碍的通过了左冯翊,到达了长安城外,并且驻扎下来。
    到这时,王宪手下的兵马竟然从当初的七百人迅速发展到了十万人之多,这些人自然全都是些的“投机分子”,他们一路疯狂的抢掠,想要在这混乱的时代获得最多的利益。
    而此时,在长安城中的新朝官员们也已经全都慌了神,特别是坐着皇帝梦的王邑,他没有想到局势变化会如此之快,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原本还十分平静的长安城,此刻居然被四方起义军包围,而由于受到城外数量庞大乱民的影响,长安城中也不安宁,随时都有爆发大规模骚乱的可能。
    这种情况下,王邑不得不急令因举报国师刘歆有功,而被王莽留下的司中大赘孙伋,加强皇城区域的戒备,而他自己则直奔后宫,想要去找那个只知微微一笑,恭恭敬敬地说道寻欢作乐的“荒唐皇帝”!告诉他如今已经火烧眉毛了,自己又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所以只能让他出来主持局面。
    王邑一路急匆匆的跑到了后宫,却发现宫中除了几个方士之外,哪里还找到到王莽的影子!
    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一统天下十多年的君主,会丢下江山社稷不顾,自己一个人逃跑的,而且王邑在想,王莽能逃到那里去?还有,他连个儿女都没有,他逃出去干什么?最重要的是,他还能活多久?逃走有什么意义?王邑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不懂王莽为什么会选择逃跑,但是这些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王邑意识到,新朝完了!这个由王莽亲手建造,经历十数年的新皇朝,已经彻底的完了!而他的“皇帝梦”也该醒了!
    他终于明白自己当不了皇帝,哪怕是在这皇朝即将毁灭的时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