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六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善也。我公孙龙平生没钦佩过谁,但是邹衍的确值得在下钦佩的。”
    没过多久,就轮到公孙龙进入国子监的广场上,进行考核。
    想要成为游学西方的士子,不是报名登记就能去的。必须要经过体魄的考核,然后经过半年的培训才行,如若不然,即便没有碰到什么豺狼虎豹,没有遭遇什么兵荒马乱,可能自己都要死于途中。
    对于这些即将游学的士子,体魄这一关必须过关。
    首先,就是要举起两石(大概二百来公斤)的石头制作而成的杠铃,然后射术也能做到百步穿杨,剑术也要过关,至少能战胜一名普通的秦军士卒。
    骑术的话,一般都没问题。
    最后,就是御术,驾驶一辆战车。
    经过这层层选拔,择优者录取。一般的士子都学君子六艺。
    什么是六艺?
    就是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关于六艺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的。
    并且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
    “六艺”教育对后世人文课程体系形成的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重视礼乐教育。
    《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
    礼乐教育一直列于课程之首位。
    尤其是西周,西周统治者吸取了夏商灭亡的教训,在重武备的同时,提出了“敬德”、“敬礼”的政治主张,以求文治。
    在课程设置上更是重视礼乐教育。即便是射御两科也逐渐与礼乐教育相关联,要求射御尊礼,合乎礼节。
    周公还创制了“礼射”制度,以表祭祀之敬,君臣之礼,长幼之序。
    这种思想为孔子所继承,对后世的课程设置坚持以礼乐教育为核心,并逐渐走向人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文武兼备、知能兼求。
    六艺教育之中,礼、乐、书、数之教为文,射御为武,所以六艺教育是典型的文武兼备的教育。
    六艺教育除了知识教育以外,也包括六种艺能的训练:演礼的技能;乐德、乐语、乐舞的技能;射箭的技能;驾战车的技能;书写的技能;计算的技能。
    而且从人的发展来说,六艺教育既重视人的品性的涵养,又重视身体的训练和音乐的熏陶。
    所以六艺教育是一种非偏向的课程设置模式。尤其是“数”的教育,属于理。
    学习了君子六艺的士子,其实很容易通过秦军的选拔的。只有一些士子有着先天疾病才能落选。
    最终,邹衍与公孙龙这两个年轻人都入选其中,还要进行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以及游学方面的指导,他们才能踏上游学西方的路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