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全方位运作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06:50,闹钟响起。
    最近似乎总有一些特别时间可以让李安在这样冬日清晨瞬间打起精神。
    三条15分钟前发来的信息。
    不平则鸣:先冷静
    不平则鸣:计划A因不可抗力因素告吹,请看B计划,看完再骂。
    李安:...
    啊~
    心累。
    是谁昨天两次信誓旦旦的和自己保证绝对没有问题。
    李安服了。
    看来李院那关最终还是没过。
    接着他无奈的点开最下方的word文档。
    他得说自己这两天快被傅天鸣这货折腾坏了,要他说实在不行就老老实实的走常规音乐会路线就行了。
    【今古对话,一场贝多芬的精神世界漫游】
    别致的标题并没有吊起李安的胃口,以他对傅天鸣的了解,不往后看,你根本不知道这货要表达什么。
    可看着看着李安还是不可幸免的掉了进去。
    傅天鸣玩起严肃了。
    简洁质朴的文字表达代替了满篇华丽辞藻。
    三言两语便拉进了贝多芬与听众的距离。
    ‘巴赫或莫扎特远没有贝多芬留给我们的印象深刻,从小大家都听过贝多芬耳聋的故事,记忆深刻。’
    读到这里李安想起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那篇课文,那是他第一次知道有一首非常美妙的音乐叫月光曲,作者是一个耳聋的外国人,叫贝多芬。
    通篇看完,李安已经明确了傅天鸣的新想法。
    他非常满意,满意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的A计划。
    傅天鸣将两人的部分对话作为曲目单简介内容,期间插入严谨的曲目介绍和作曲家的生平。
    还有关于演奏者的人物介绍。
    到底是文字工作者。
    看着傅天鸣笔下的自己,李安心里感触满满,就像在看一个接地气的励志故事。
    但摘除掉个段落的诗意描摹,剩下的确实是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官方认证,没有弄虚夸大。
    傅天鸣无疑用一份节目介绍单从两个角度在向观众介绍着谁是贝多芬,谁的音乐会,以及一场怎么样的音乐会。
    最后的升华段落里,傅天鸣选择了方案A中的开场白。
    ‘我并不想引用过多的贝多芬的音乐,或是过分模彷他的风格,而是想在他的音乐材料中找寻到当代华国年轻人的表达。我想这是华国人对于贝多芬的理解,他不是一位孤立的西方作曲个体,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李安
    这段话可以说是两个人这两天讨论下来的全部内容,对这场音乐会的高度总结。
    其中有李安的话,也有傅天鸣的话。
    只是傅天鸣选择最后选择了用李安的名字来署名。
    这家伙。
    李安摇摇头,把“我”改成了我们,把署名改成了“傅天鸣X李安”
    接着把修改过的文档又发了回去。
    八万一:用我修改的版本吧。
    片刻,李安把编辑出来的谢谢二字删掉,换成了“辛苦你俩了”。
    八万一:睡醒给我回个信。
    李安不用再多想,这次的方案一定没有任何问题,一眼扫过就是典型学院派音乐会的内容,只不过换了一种我说给你听的口吻。
    辛苦了老兄,李安又在心里说了一遍。
    希望每个人的辛苦最后都是值得的。
    放下手机李安感到了这些天来前所未有的轻松,尽管他的脑海里还萦绕着那句‘当代华国年轻人的表达。’
    接着起身下床披上大衣去了厨房。
    -
    吃早饭的时候陈璇得知了这一夜发生的事情,对此她也觉得真是够折腾的。
    不过还好最后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其实我更喜欢这个。”
    “我懂。”
    陈璇并非安慰,李安明白。
    毕竟陈璇作为正统学院派科班出身,对于古典音乐的态度更多是严肃。
    “感觉你看起来轻松了很多。”
    “这么明显么。”
    “嗯哼。”
    “快喝粥,我都快喝完了。”
    “我的太烫了。”
    “你喝的慢当然烫。”
    “那我喝你的。”
    陈璇不由分说的交换了两个人的碗。
    李安:...
    陈璇嘻嘻一笑:“爱你。”
    -
    “早美丽姐。”
    新的一天再次开始。
    “小李今天起色不错啊。”
    -
    “弹得不错,就这么练。”
    六号教室,李安探头进去鼓励道:“早,小季,今天也是努力的一天。”
    季洋忽然被这么夸了一下,嘴都合不拢了。
    “我会努力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