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虎之对音,需要再定义的文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音。”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
    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
    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
    为了还原作曲家脑海中的曼妙声音,乐团需要在演奏前通过演奏国际标准音a1,来抓取440hz左右的振动频率,以便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演奏中。
    注意这里是左右。
    简单说,对音是一种乐团对音乐的最基本礼仪。
    如有冒犯,音乐将会以千百倍的折磨来惩罚舞台上的乐手,以及舞台下的无辜听众。
    在职业舞台上,对音根本不是指挥的事,指挥只负责在排练开始前就告诉乐手这首作品我们要定在442或443或440,甚至还有439或438。
    譬如一些意大利指挥要排练一首巴赫的室内乐作品,会要求乐手把标准音定在略低于440的位置,以便更好地展现出巴洛克时期的风格。
    更有一些“重口”的指挥会让乐手直接低半音对音,来到415左右。
    只为还原更加原汁原味的巴洛克音乐。
    因为巴洛克时期的a1就在415左右,音乐随着时代发展的同时,理论在发展,乐器也在逐渐进步。
    指挥的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东西可以讨论研究,只不过目前的王小虎连井底之蛙都算不上,大概就是进水里的一个微生物。
    别看他一声对音喊得理直气壮,其实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他根本没有任何经验。
    “韩一鸣。”
    学着老师周三给大家对音的场景,他让韩一鸣先弹了一个a1。
    他只能让大家先跟着钢琴定。
    “当!”
    钢琴一声响起,王小虎看向乔芝芝。
    乔芝芝拉响二弦。
    “呲——”
    “稍微低了一点点,”第一次对弦乐,王小虎有些不确定地偷瞄了一眼老师,发现老师微微点了下头。
    乔芝芝在拉响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低了一点点,调试过后再次拉响,这次王小虎点点头:“ok,定其他三根弦吧。”
    王小虎接着快速看向几个管乐,相比弦乐,对于管乐他当然更熟悉。
    小号一声就准,“完美。”
    随后他不停地让韩一鸣弹标准音,接着对了单簧管,长笛,萨克斯。
    “萨克斯升fa。”
    “单簧管si。”
    “长笛la。”
    每种乐器的调性各有差异,此三种乐器演奏的这三个音分别对应的就是钢琴上的a1。
    判断高低靠耳朵,王小虎虽然没有小车校音器般的耳朵,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他的音准概念也早已不是普通的中小学生可以比拟。
    至于高了低了怎么办?
    原理很简单,高了就往外拔笛头,低了就往里插笛头。
    而此刻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再次成为所有人心目中的焦点。
    孩子们只觉得王小虎太叼了!懂得太多了!
    王小虎真的是指挥!
    老师们只是不必多说,王小虎这一套和他们在学校时排练的场景差不多,可问题是王小虎只是个孩子啊。
    而且耳朵真不错。
    王文阳一直觉得自己耳朵还可以,可他刚才居然都没有听出吴怡凡吹得比钢琴高还是比钢琴低,差别太细小了。
    可王小虎直接让吴怡凡往外稍微拔一点笛头。
    大概也是王小虎今天注定要当主角,让吴怡凡稍稍拔一点笛头是他蒙的。
    随后吴怡凡再吹,和韩一鸣的钢琴完美融合!
    全体老师震惊,不止王文阳,除了梁玉丹和郑海涛之外,其他老师都没比王文阳强多少。
    可王小虎却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了判断,并让吴怡凡对准。
    几人心说难怪安哥会让王小虎来对音,开会他们还觉得让王小虎来对音会不会有些耽误时间。
    现在来看,换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来,在不开校音器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会比王小虎更快。
    听到自己蒙对了长笛偏高,王小虎不敢多耽误。
    “所有声部一起演奏标准音,注意控制音量,对音的过程是用一样的音量相互靠近的过程。”
    这次连李安都有些意外,这话他可没教过王小虎。
    下一秒,所有声部一同奏响标准音。
    各种音色融合在一起的声音在舞台上空回响,在无限的回响碰撞中隐隐碰撞出了一种五度圈的泛音感。
    郑海涛:操...
    装逼的最高境界是在恰当的时候收手,王小虎双手胸前一绕,一个标准的指挥收手手势将众人的音乐收进手中。
    只留下余音袅袅。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