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九零(03)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满足。
    厂里一位女职工,嗓门大,反应慢,羡慕完以后才反应过来,一惊一乍的喊道,“呀,商品小区我知道,听说一平方五百块,对不对?”
    “没有那么贵,看楼层的,一楼和顶楼就便宜些,二楼三楼最贵,我家买的二楼,倒真是五百一平方,一楼与顶楼也就是四百一平方。”
    老翟摆摆手,给在场的科普。语气中的得意,是个人都能听出来。
    “老翟,你真是发达了。”
    “是呀,以后可别勿忘我们这些穷同事。”
    厂门口,陆昭月拎着买的配料,茶叶进来,“他爸,我和小妹回趟我爸妈家里,你给孩子们弄吃的。
    我们可能要晚上才回来,具体的事情,等我们回来再说。”
    风风火火的进来,撂下东西就走,也不等吴庆德的回话,人已经转身跑远。
    留给所有人一个宽阔厚实的背影。
    陆昭月身体素质真不错,脚下跟按了风火轮一样,跑了不短的距离,气不喘心不急速狂跳,平稳的像慢慢散步一样。
    “师傅,开车,稍微快点。”双排位的小厢货车,后年车厢除了冰箱还有两个随行的人。
    “姐,姐夫在干嘛呢?”昭君递给三姐一个苹果,她刚削好的。
    “在擦推车,一群人围着。咱俩做小贩的事情,估计你们厂好些人都知道了。
    我看他们就是找你姐夫套套话。”昭月接过苹果,噶几噶几的咬。心里美滋滋的,真甜,真好吃。
    小妹发了大财,给大哥,二哥家都买了不少水果。
    这个肯定是她刚才坐在车里给她削的。
    昭君没在意,套就套呗,好些人哪怕知道她们做小吃挣钱,也不会立即做出决定马上跟风。
    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跟风。
    她历经多世,瞧的明明白白。
    “姐,咱俩做小生意的事,你可别现在就说。等过段时间,生意稳定,咱俩再说。”
    交代三姐一声,免得三姐回家以后嘴不把门,说了出去。
    “知道,知道,我明白的。咱俩才做两天,生意不稳定,哪里敢说。咱妈那性子,知道了,不得跟着急跟着担心啊。”
    昭月连着点头好些下,头发都点的有些散乱。几缕头发掉落下来,都没啥发型。
    不过她依然啃苹果啃的高兴,有了这一万三,家里宽裕不少。
    凤山村,大槐树下,好些人东站一个,西蹲一个,南坐一个,全围着大槐树扯闲篇。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全村最嘚瑟的一户人家老两口子,一个叼着烟,一个磕着瓜子,坐在围大槐树的石头上瞎吹牛。
    魏仁国早年在村里做过队长,因为贪钱被队队员举报而撤销了队长职务。
    他当时就恨,恨那举报的人,也恨做支书的老陆。自己那么求他,他都不出头帮忙保自己。
    他比陆岐山只小五六岁,可方方面面被陆广安压制。家里的孩子们也不如陆广安家的两儿子俩闺女。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最小的闺女找了个南方的大老板,有钱有派头,就是年纪大一点。
    男人年纪大一点,算什么啊。主要还得是腰包厚,这样日子才好过。
    即使,即使,即使,那老女婿还有家,也不是不可以,老闺女先捞钱,多捞一些钱。以后两人实在是走不到一起,老闺女捞够了钱,也可以回老家再找一个。
    魏仁国得意的瞟一眼周围羡慕他的人,这些人都是土鳖,没见过大世面。
    村里有名的金翠花,斜眼瞟到魏仁国那得意的眼神,暗自在心中:呸呸呸。
    以为谁不晓得老魏家的那位老闺女在南方干啥。北方去南方打工的人是少,可也不是没有。
    她娘家村里的一对兄妹俩就与老魏家的老闺女在一个城市打工。
    人家过年时说的明明白白,老魏的闺女在城里傍大款,那男人根本不是她正经的男人。是见不得光的。
    她就是被包养的狐狸精,有啥好嘚瑟的。真是,装什么大尾巴狼。
    心里咋想,金翠花也不会当面说出来。不会凭白得罪人。
    金翠花边上坐着一位刘桂兰,她是个傻的,也是个大嘴巴。听着魏仁国吹牛,惊讶的张大嘴巴,道:
    “魏叔,你家秀英真有本事,真厉害,她们那里好要人吗?你跟她说说,给我介绍个活儿,我也去南方打工,每月挣她,三四百。”
    魏仁国撇了一眼刘桂兰,没好气的说,“你能做什么,就你,出了能做什么?我家秀英给你介绍以后,你要是做不好事情,那不是害她。
    算了吧,你在家带好你家孩子就是。
    我家秀英说了,年底回来给家里带一台大彩电。”
    魏仁国转移话题,不想在给人介绍工作上打转。自家老闺女在南方也就正正经经的在厂里上了两个月的班,之后去了什么地方,他不知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