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为要深入敌人的腹地,所以这个时候除了少数的人员之外,李象不可能会让一些人知道自己的行踪,现在除了身边最为信任的系统士兵之外,恐怕就只有苏定方的几个护卫了,这些人都是苏家圈养的老人了,要是出事儿的话,以前的时候早就出了,也绝对不会等到今天。
“你不用这么紧张,咱们到人家的地盘上来,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现在怎么还越活越倒退了,我记得以前跟我出去的时候,好像你的胆子没有这么小的,我只听说过人的胆子越来越大,怎么在你身上还反过来了呢?”
###285.**西域诸国的联合与分化**
随着大唐对波斯残余势力的彻底清除,西域局势逐渐趋于稳定。然而,李承乾深知,仅靠武力和情报网络并不足以确保长久和平。他意识到,必须通过外交手段进一步巩固大唐在西域的地位,并防止潜在的分裂力量重新抬头。
####(1)**建立西域联盟**
为了促进西域各国之间的合作,李承乾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计划??成立“西域联盟”。该联盟旨在为所有加入的国家提供安全保障、经济支持以及文化交流的机会。作为回报,各成员国需承诺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并在必要时协助维护区域稳定。
龟兹、于阗等原本就与大唐关系密切的国家积极响应了这一倡议。他们认为,加入联盟不仅能增强自身实力,还能借助大唐的力量抵御外来威胁。然而,也有一些小国心存疑虑,担心会因此失去独立性。针对这些担忧,李承乾派遣使者逐一拜访持观望态度的国家,耐心解释联盟的好处,并承诺不会干涉其内政。
最终,在多方努力下,“西域联盟”正式宣告成立。第一次会议在龟兹举行,来自十余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未来的合作方向。会上,李承乾发表演讲,强调团结的重要性:“我们虽语言不同、信仰各异,但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
####(2)**分化敌对势力**
尽管大多数国家愿意加入联盟,但仍有一些势力对大唐怀有敌意。例如,位于葱岭附近的某个部落首领一直暗中煽动反唐情绪,试图挑起新的冲突。对此,李承乾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
他先派出间谍潜入该部落内部,搜集有关领导层的信息。随后,利用掌握的情报设计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通过贿赂部分亲信和揭露内部矛盾,成功离间了部落高层的关系。最终,这个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部落分崩离析,无力再构成重大威胁。
此外,李承乾还主动接触那些因历史原因而对大唐抱有成见的小国,向他们伸出橄榄枝。他允诺给予更多贸易优惠和技术援助,以换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这种灵活多变的外交政策,使得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国家最终选择了站在大唐一边。
---
###286.**技术革命:大唐的新动力**
在处理完外部事务后,李承乾将目光转向国内,着手推动一系列技术创新,以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1)**农业机械化的开端**
唐朝虽然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文明之一,但传统耕作方式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李承乾鼓励工匠研发新型农具,并推广使用铁制犁铧和水车等设备。
他还下令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邀请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长安,共同探讨如何改进农业生产工具。经过数月试验,一款名为“自动播种机”的装置问世。这款机器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和覆土三项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消息传出后,各地农民纷纷争相购买,掀起了一股农业现代化的浪潮。
与此同时,李承乾还注重水利设施的建设。他命令地方官员普查全国河流湖泊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修建堤坝、渠道等工程。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灌溉条件,还有效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2)**工业制造的突破**
除了农业领域外,李承乾同样重视手工业的发展。他认识到,只有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才能支撑起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
在他的推动下,一批新兴行业应运而生。例如,陶瓷业开始尝试采用高温烧制技术,生产出质地更加坚硬、色彩更为鲜艳的瓷器;纺织业则引入了机械化纺纱机,大幅提高了布料产量和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李承乾特别关注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他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并组织专家进行改良。不久之后,一种全新的炼钢方法被开发出来,使得武器和工具的耐用性显著提升。这项技术很快便应用于军队装备更新,极大增强了大唐士兵的战斗力。
####(3)**科技教育的普及**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李承乾大力倡导科技教育。他要求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