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场复燕大功,伟烈之处,那是不用说,一举翻转了战局,将汉家失落百余年的燕云之地收回手中。不管前面童贯刘延庆他们打的是什么烂帐,只要萧言行动,还是在他们的筹谋布置之下,都完全能遮掩过去。
可是现在要紧的是,萧言根本没有第一时间将这场大功的最终解释权交给童贯!联系到除了他萧言是一举翻转了局势,抢下燕京立下唯一大功,其他十几万大军都是败退,个个屁股上面都不干净的大局。萧言现在还把持着这场大功不正式回报到童贯这里,心思就不问可知了。
放在以前,童贯有一万种办法让萧言完蛋。但是现在,萧言只要将将自己功绩稍稍向老种小种他们一透露,老种小种背后的人就敢拼死保住他。要是自己派兵去威逼萧言的话,老种小种当真敢率领泾源秦凤熙河三军和他童贯麾下人马火并!
大家都扯破脸了,这点举动,小意思而已。萧言是立下大功之人,童贯敢用兵威逼他,想攘夺这场功绩?这官司,老种小种敢和童贯在汴梁官家面前打去!
外帐之中,一片冰冷。童贯心中,甚至比之前还要觉得寒意森森!
那两名兴高采烈的传骑,似乎也觉出了不对。本来满心期望赶回来报捷,宣帅得知,还不知道该怎么样犒赏。现在一点讨赏的心思都没有了,跪在那里将两颗脑袋深深的埋了下去。
半晌之后,童贯才无所谓的一笑:“萧宣赞对某还是有怨气啊............这是某欠他的。到时候说不得要亲自在燕京拜会一下萧宣赞了............你们两个很好,起来去吧,一人三百贯文犒赏............等燕京克复的消息传回来,还有重赏!”
他朝着那名值帐亲卫军官微微示意,那名亲卫军官自然知道童贯意思,招呼两名亲卫进来将那两名传骑领下去,悄悄严加看管起来。
现在身边之人,勉强也都算是心腹。童贯脸色一下就变得铁青,但是也没有咆哮暴怒。一旦开口说话,那森寒冰冷的味道,却加倍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你,还是回头,看紧渡口............只怕已经迟了。尽人事,听天命罢............另外派人,去小蔡相公处,让他务必赶到涿州,和某家会合!告诉他,还想在汴梁安份尊荣,就不要怕辛苦了,某这也是在救他!让这汴梁子,有多快就要赶多快!”
那名胜捷军亲卫军官,默不作声的低头领命去了。童贯又转头看着自己值帐亲卫军官:“你,派人马北上,去寻赵良嗣赵宣赞,某有一封机密手书,一定要交到他手里。某想起他以前说的话了............快去!两日内寻不到赵宣赞,你也就不必回来了!另外吩咐各名军将,准备拔营,宣帅行辕,就安在涿州!”
那名值帐亲卫军官也不说话,忙不迭的也领命出帐。
交代两人出去,童贯就走到外帐一角几案之上,也不招呼从人,自己就展开几案上的纸张,提笔在手,却又呆呆出神。
“萧言啊萧言,你到底要干什么?入娘的,竟然是你这厮将燕京拿下来了!你可千万不要存了和某家作对的心思!”
~~~~~~~~~~~~~~~~~~~~~~~~~~~~~~~~~~~~~~~~~~~~~~~~~~~~~
白沟河下游的一处渡口。
此处渡口,本来就是当日西军当中泾源军北渡之处。大宋北伐之师,几路军马可谓是泾渭分明。各家渡口,就是由各家掌管,绝不混杂在一处。虽然泾源军早就北上老远,甚至一度过了高粱河,但是这后路,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直到宣帅行辕突然派人持宣帅手谕而来,将这渡口掌握在宣帅行辕来人手中。
泾源军留置在渡口处的,无非就是数十名老军。这些老军都是历年战事,伤了残了,可是自家早就没有了,只能在军中养着。也只能干一些看守后路,转运仓场之类的活计。自从泾源军远去北上,这处渡口所在本来也谈不上多么要紧。大量的物资早就运上去了,积储在高粱河南,足够支撑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事使用。现在经过白沟河这处渡口的,不过只有正常的前后文报通传,和偶尔过来一队朝前面补运物资的民夫。
这些宣帅行辕来人,要抢了这渡口去,这些老军也乐得轻松。
天气仍然奇寒,白沟河已经冻上了。但是却没有冻得太深,一应往来,还是要经过浮桥。谁要是在冰面上徒涉,突然塌下去,那捞都没地方捞去。
渡口浮桥南面桥头,升起了两堆篝火。泾源军守桥老军,和环庆军奉童贯钧谕来这里勾当的人马,各据一处,谁也不瞧谁。只是偶尔那些泾源军老军会朝着环庆军这里吆喝:“看前面消息,环庆军又败下来了罢?你们刘太尉倒是命大,几万人填在河北给辽狗肥了田,他老人家还能渡河南归,全须全尾!你们现在到了这儿,是不是也提前给刘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