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九十七章 金梁桥前谈气数(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什么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都是虚屁。能有机会将这般权势尽数收在手中,谁还顾得这甚鸟祖宗家法?
    正因为如此,现今以已然垂老的蔡京为旗帜的所谓新党,是最为善于秉承上位者的意志,全部行事都仅仅是为了巩固自家权位富贵的一个团体。也难怪几代君王,不论是不是要行变法事,不管传统士大夫旧党清流辈团体如何将他们视为奸邪幸进之辈,也始终抓在手里扶持重用的原因所在了。
    可是因为这些年来,大宋国势的确一天天的看着衰下去,四下生烟起火。原来在台上的用事之人,对朝局暗流再也压制不住。哪怕赵佶也不得不退让。蔡京也不复往年的战斗力和掌控力。旧党清流辈渐渐势大,直到能分庭抗礼,甚而集结于东宫身边,渐渐有掌控朝局之势。
    所谓新党,那些已然到了不能改换门庭之辈人心惶惶自不必说。就是赵佶,对这等局面也深忌之。所以宁愿朝中政事运转不灵,无人能够管事也将一些重要职位虚悬,不愿意轻易安插旧党清流辈上位用事。所以赵楷如此不堪大用,赵佶也始终力挺到底。所以太子以及在他身边那些旧党清流辈,虽然逐渐在朝上风走,内心其实也是惶惑不安。生怕激起赵佶的强烈反弹,再来一次元佑党人碑事!
    大宋朝局,不仅运转不灵,而且上下离心,互相猜忌。就是坐在一个火山口上。一旦有什么大的变故,就会立刻分崩离析!
    萧言正是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才敢在今夜掀起这场乱事。一下就让局中人再也后退不得,只能硬着头皮借势而行。实在是将局中人的心理,算到了绝处!
    内书房中,沉默良久,高屐才闷闷开口:“老公相还未曾起?”
    此刻陪坐的,正是小蔡相公蔡攸。上次蔡京去位,蔡攸背门而出,连带多少人跟着蔡京倒霉。高屐这个蔡党铁杆心腹和蔡家这位大爷对面撞一个跟头都能互相不说话。今夜却是说不得了。
    蔡攸叹口气,也是一副焦灼难耐的模样:“今夜乱事声势如此,家父也受到惊吓。家父年岁实在高大了,这个时侯精神有些不济,要先休息片刻............安坐等候就是。不然还能如何?”
    前面还是竭力装出来的孝子口气,最后还是表露了小蔡相公的本心。
    今夜风云突变,太子落马,圣人去位。三大王现在就要坐上大位。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去位,不知道要洒下多少好处以安抚剩下的文武以招揽人心,稳定地位。这个时侯不冲出去要好处,还要等到什么时侯?错过了,只怕就只剩下些残羹冷炙了。
    而且现在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都要一一打探明白。太子是不是绝无翻身余地了?圣人毕竟秉政那么多年,是不是还有什么后手?三大王虽然军前内禅接位,可在大位上能不能坐得稳?
    此等要紧事,押注绝不能押错!一旦押错,权位自不必说。就是想安然为富家翁,都是做梦!
    此时此刻,正是要联络诸人,壮大声势以为自固。还得尽一切手段弄明白今夜之事情势。可自家爹爹,从小楼上下来,居然就用以感了风为借口,回卧室养静。难道真是老悖晦了,这最为要紧的时机,都想错过不成?
    蔡攸真的想振臂一呼:“你等就奉某为主,大家同心,看准风色,去讨价还价去。某自然会得最大好处,就是你等,也不会亏待!”
    这念头,不过想想罢了。就是眼前这个高屐,也绝对不会奉他蔡攸为首也么哥............
    高屐黑着脸站起来,一副想要去踹蔡京卧室门的样子。最后转了几个圈子,还是坐了下来,拍膝长叹:“这如何是好,这如何是好?现在正是我辈需要老公相拿主意的时侯!不管是奉圣人还是奉三大王,东府必然是吃重角色,躲是躲不过去的。老公相现在举足轻重!今日都是可托腹心之人,某直说也罢............三大王望之不似人君,这般贸然而得大位,天下孰不侧目?唯一可恨,就是那南来子,他坐拥一举可击破数万乱军之强兵。汴梁谁人能抗?此子更是南来之辈,长于辽地,岂能有什么忠孝节义,仁民爱物之心。一旦穷蹙,放纵麾下骄兵悍将,又如之奈何?大宋怎么就遭逢了这南来子如此人物?”
    这番话,对于身居高位之辈,已然算是难得的掏心窝子的话语了。
    对于蔡党而言,今夜之事,最好的结果,自然就是赵佶仍然留在位上。太子事败,那是注定不能复起。那些前些时日风光无限的旧党清流之辈,也尽数为之一扫而空。赵佶除了重用他们,还能重用谁?
    而赵楷这大有蹊跷的内禅接位,身边最倚重之人,自然是那坐拥强兵的南来子。大家去呵赵佶的卵子没什么,要在萧言面前奴颜婢膝,还真不大做得出来这种事情。
    这南来子,又何尝许什么好处给大家了?他经营起这么大产业,自蔡京以降,就没人能分润到什么好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