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 第一百零四章 转折(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人言及,大宋遍地皆财,他还有百般新鲜手段可以使出吸纳之,还让人人趋之若鹜。臣因是想及,若是试用萧某人,让他使出手段,看能不能为大宋财计引来大笔财源?哪怕只是短短几年可以行此事,也足可使大宋撑过眼前艰危局面。以后也可徐徐调理............如此不动国本,不扰攘民间,诚幸事也!
    当然萧言此举,也乃小道,非国家理财之正办。可国家财计窘迫若此,老臣束手,也只有做此指望了。若圣人俯准老臣之策,则老臣还可殚精竭虑,尽力操持,看能不能有幸渡过眼前难关,还有一些指望。若圣人不能俯准,则老臣只能自请避位,留待来贤。”
    蔡京一番话,让赵佶和梁师成都听明白了。虽然限于时代,有些细微曲折处不能用此时话语说出来,但赵佶和梁师成都是站在大宋顶峰位置的,对国家财计之事都是清楚明白。蔡京话中意思,再明白不过。
    大宋财用窘迫,节流又一时无法指望。开源现在固有手段也早已使尽。萧言现在拿出了一套新鲜东西,可以吸纳巨量的社会财富。还不如用他试试,看他还能拿出什么本事出来,看一旦放他任事,是不是为大宋生财,能十倍于现在的球市子。要是如愿,那对大宋财计而言,真是天大的好事!
    ~~~~~~~~~~~~~~~~~~~~~~~~~~~~~~~~~~~~~~~~~~~~~~~~~~~~~~~~~
    听明白蔡京话中意思,梁师成心下已经冰凉,连反驳的心情都没有了。如此这般,再拦不住萧言上位之途。自己如此权位,官家如此宠信,却连一个萧言都对付不了。等于是被重重的打了一记耳光,威风重挫。而此次蔡京谋定后动,大涨气焰,就是自己再难压制得了的了............自己失却这个平衡蔡京的作用,官家还能信重多久?这世间幸进之辈尚多,只怕很快就有新人冒出,取代自己在官家身边的地位罢............
    他现在也无从进言,自家地位,在官家身边的情分宠信,怎么也重要不过蔡京做出的这一篇大文章!
    现下剩下的就是官家和蔡京之间的争斗了,看到底如何使用这个萧言。官家是不会放心将萧言交到蔡京一党当中的............可是这已经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
    赵佶心中所想,正如梁师成所料。蔡京这一篇文章做下来,布局谋篇,都是绝妙。自己昨夜为萧言所动,不过是贪的每年两百万贯以上的应奉。现在看来,萧言能带给自家的利益只有更多,说不定是十倍以上!再弥补自家用度的同时,还能对国家四下漏风的财计有所支撑,这般人物,如何能轻易让他出外?就算萧言有百般不是,有诸多让人担心处,也不得不用了。只是绝不能让蔡京掌握此子,只能将他牢牢握在掌中,成为自家孤臣!
    就算萧言曾经和蔡京是一党,然则当初王黼童贯之辈不也是?比起蔡京,官家怎么也要大上一些,自家信重,自然也就拉过来了。至于身边老臣梁师成的感受,就先不去管了罢。这老货,百数十万贯,在赵佶心中还抵得过的。数目再大一些,就只好割爱了。
    不过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他还想怎的?自己还是极力周全他的就是了。
    转瞬之间,赵佶就已经做出了决断。他心中此刻也微微有些讶异感慨,到底是从哪里,生出萧言这般人物?在北伐大军进退不得,士气丧尽的时候。他突然出现,结果几乎是孤身北渡,又让这场战事继续进行了下去。最后一举击灭残辽。回到汴梁,不经意间仿佛又成了挽救国计窘迫如此的指望。难道自己真的是天星转世,前生道君。但有不利,就有英才命世,辅佐自己成就此凡间帝王功业?
    一边想着,赵佶一边沉吟点头:“太师处心积虑,为国操劳,朕实深感............来人,传翰林承旨拟旨,增太师实封三百户,增荫两孙辈入太学。若是太师孙辈早有恩荫,就在族人中拣两人承荫............太师,朕是要留你在京师终老的。万望太师再莫说什么乞骸骨的话语,你我君臣相得始终,是要留待后世一段佳话的。这点小小封赠,太师领政事堂,就給朕一点体面,莫要封还了罢。”
    他如此吩咐,旁边侍候的小黄门忙不迭的上前领旨。默记赵佶所言,出外就去召承旨前来拟旨。蔡京此刻,也颤巍巍的起身行礼谢恩,感诵道:“圣人天恩,老臣如何克当?只有尽心竭力,为国朝操持财计之事,才能聊报一二............臣所请两策,圣人可是俯准?”
    赵佶咳嗽一声,负手踱了几步:“第一策,朕自然是没什么的。不过禁中还有太后在,这奉养不能俭省了,着内诸省商议,确保奉养之资几何,再与卿议罢............至于第二策............”
    他吸口气,避开蔡京目光,随手摆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