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章 神迹大于经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晚悄然出逃,携带着一份标注“君士坦丁堡地下管网”的羊皮地图,以及一封写给朱和塾的密信:
    >“吾知汝志不在一城一地。苏莱曼年迈体衰,宫中权争日炽,皇子争嗣,耶尼切里腐败横行。若欲取君堡,当趁其内乱未稳。我愿为引路之人,只求一族存续,勿灭希腊之文脉。”
    朱和塾连夜召见伊琳娜于密室。烛影摇曳中,她揭下面纱,露出一张苍白却极具威仪的脸庞,眼角刻着岁月的沟壑,眼神却如寒潭深水。
    “你为何背叛奥斯曼?”朱和塾问。
    “我不是背叛,”她轻声道,“我是回归。我的祖先曾统治君士坦丁堡千余年,而今只剩废墟与清真寺的尖塔。我不求复国,只求有人能让希腊的语言、哲学、建筑得以延续。你在昭武推行拉丁文与汉字并行教育,设立‘万学馆’收纳各方学者,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朱和塾凝视她良久,终于开口:“我可以保全你的族人,允许希腊语作为地方官方语言之一,并在君士坦丁堡重建圣索菲亚学院。但你必须告诉我三件事:第一,苏莱曼真正的健康状况;第二,奥斯曼海军主力部署;第三,通往皇宫密道的真实路线。”
    伊琳娜闭目片刻,再睁眼时已有泪光:“苏莱曼每月咳血三次,御医以鸦片掩盖病情;海军六成驻守埃及,两成巡弋黑海,其余分散于爱琴诸岛;至于密道……它始于地下水宫,通往旧皇宫地窖,入口藏在一口废弃喷泉之下,唯有皇室血脉知晓开启之法。”
    朱和塾提笔写下一道诏令:“即日起,成立‘南方行动局’,直属汗王管辖,统筹对奥斯曼渗透、情报收集与海上作战准备。任命伊琳娜?科穆宁为文化顾问,赐宅邸一座,护卫八人,年薪黄金百两。”
    消息传出,举城震动。有人赞其胸襟广阔,能纳敌国遗族;亦有保守派暗中议论,称此举恐引狼入室。然而朱和塾不为所动,反而下令在全国学堂增设“拜占庭史”课程,强调文明传承不应因政权更迭而断绝。
    与此同时,外交局势风云再起。威尼斯使者再度来访,带来查理五世的正式照会:要求昭武交出匈牙利俘虏,并停止对奥斯曼的一切敌对行动,否则将以“破坏基督教世界和平”为由发动制裁。
    朱和塾冷笑,命书记官拟文回复:
    >“昭武非基督教国家,亦非伊斯兰国度,而是独立文明体。我们不信任何神明会偏袒侵略者。若皇帝执意开战,请先问问他的子民,是否愿意为一个背信弃义的盟约流血?顺便告诉他,我们已截获其与奥斯曼秘密通信副本,内容涉及瓜分巴尔干计划。若不愿此事公之于世,便请闭嘴。”
    文书送出当日,又有一支驼队自东方而来,穿越帕米尔高原,历经风雪九个月,终于抵达昭武。领队者乃西域回鹘商人阿史那云,献上一只密封铜匣,内藏一封信与一枚玉玺。
    信为朱和塾远亲所书,言及中原大明已获悉其在西方建国之事,朝中争议激烈。主战派欲遣使讨伐“叛逆海外僭号称尊”,主和派则主张联络羁縻,借其牵制西域诸国。而玉玺上刻八字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朱和塾握玺良久,仰天长叹:“原来故乡还记得我……可惜,我已经回不去了。”
    他命人将玉玺供于宗庙,立碑铭曰:“不忘本源,不恋旧梦。吾辈生于风雪,长于异域,所建非复汉家旧制,而是新天新地。”
    一个月后,昭武海军完成整编。原渔船改造的十艘“苍龙级”桨帆战舰全部装配新型旋转炮台,配备火油喷射器与钩锁登舰装置。舰队司令由归化的热那亚海盗安东尼奥?罗西担任,此人曾纵横地中海十余年,熟悉各国海岸线与暗礁分布。
    首次远洋演习在亚得里亚海南部举行。朱和塾亲临旗舰“昭武一号”观战。只见舰队以“雁形阵”突进,模拟登陆作战,炮舰掩护运输船靠岸,陆战队乘小艇抢滩,十分钟内建立滩头阵地。随后无人机哨(改良风筝式?望器,绑缚信鸽)升空侦察,发现“敌军埋伏”,立即引导远程火炮精准覆盖。
    演习结束,朱和塾站在甲板上,望着碧海蓝天,对身旁的罗贝托说道:“过去我们只能防守,现在,我们要学会进攻。地中海不能只是别人的棋盘,也该有我们的落子。”
    罗贝托感慨:“殿下,您已经改变了历史。十年前谁能想到,一支来自草原的部落,竟能在这片古老大陆上扎根、开花、结果?”
    “因为我们从未把自己当成过客。”朱和塾轻声道,“我们是开拓者,也是建造者。别人用刀剑划疆界,我们用火药、法律和学校筑根基。”
    就在此时,鹰卫急报传来:奥斯曼境内爆发大规模瘟疫,耶尼切里发生哗变,两名皇子为争夺继承权互相指控谋反,苏莱曼被迫囚禁次子,引发东部总督集体抗议。同时,埃及总督宣布暂时中断向伊斯坦布尔缴纳赋税,理由是“中央已失天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