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章 蒙古人驰援明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95章蒙古人驰援明军(第1/2页)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朱文奎所部明军沿着大道继续东进。
    他们携带了大量火器,因此移动速度始终快不起来。之前交战胜利之后,趁着修整的时间,朱文奎还利用当地的工坊,又额外补充了一批火器。
    对此,杰士卡等人颇为担忧,害怕因此会拖累行军。而且,他们离开紫帐汗国之后,火药就一直没有得到补给,带这么多火炮,反而打不了几回,就成了累赘了。
    不过,朱文奎却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现在,他们的实力已经大为增强,不用再东躲西藏,而是可以摆出堂堂之阵,和敌人决一胜负了。
    之前,击败布拉格军之后,当地的战略局面就立刻好转了不少。最大的这股敌人突然崩溃,使得敌人在战略层面上,阵脚大乱。之前因为吴王的奇怪布局,而分散到各地的军队,得以重新聚集起来。战后一周的时间里,从奥地利到波西米亚西南,就有二十多个千户的明军先后从各地赶来,与朱文奎汇合。
    这些人的家乡,位于阿尔卑斯山和它的各支余脉上。他们是吴藩在奥地利到波西米亚这一带的主力,原本就是在欧洲都小有名气的优秀步兵。除此之外,还有大批骑兵,也赶来支援。
    这一片地区的人,以在山间放牧,兼种一些农产品为生。大部分地方都比较贫瘠,民众生活困苦。其中一些地区倒是出产矿藏,经济条件稍好,但矿产反而引来了大贵族们的关注,导致盘剥非常严重。
    在贵族的默许下,一些来自阿勒曼尼腹地的犹太商人群体,在因斯布鲁克设立了行会,垄断了这一地区的矿产经营。为了压低成本,商人极尽其能,用哄骗和暴力强迫等方式,逼迫工匠在极低的待遇下做工。普通矿工的生活,甚至不如山间的牧民。
    因此,时不时有人会受不住,不想干了。但商人早就做好了准备,用各种方式,设法让来做工的人,成为学徒或者契约工。
    只要签了合同,就会因为食品、住宿、工具损耗等各种理由,先欠下商人大一笔债。经过商人的设计,债务总是无法还清,甚至会越干越多。因此,虽然名义上大家都是自由人,受雇来做工,但真到实际工作的时候,却总是受制于人。
    为了防止有人逃亡,商人还雇了佣兵作为看守,并且花钱笼络附近的领主,以不准负债者逃亡为由,共同抓捕想要溜走的人。不过就算如此,还是有些人会设法跑出去。
    时间长了,哪怕是比较体面的行会工匠和城市文人,都受不了这种氛围,觉得外面的世界才更为畅快,甚至羡慕那些敢于抛弃工作、同时放弃债务和安身之处的人,认为这些同时放弃了责任和权力,不再被“文明社会”束缚的人,才更接近伊甸园里,原初状态下人类的状态,是更接近天父的、真正自由的人。
    但实际上,外面的世界显然不是美好的伊甸园,甚至在当地山民眼里,都算是很糟糕的地方。在城镇上的人纷纷逃亡的同时,山区的牧羊人也纷纷向城里涌去。因为山区的农业很落后,畜牧业的产出又不高,而且最麻烦的是,由于恶劣的环境和落后的技术,他们的生计非常不稳定。所以,稍微遇到气候不好的时候,这些半耕半牧的山民,就很容易陷入缺衣少食的境地。
    而且,山区里其实也不是什么“自由”的地方。和其他很多缺乏管理的地区一样,山区容易处于国家权力——或者说皇帝和大贵族权力的范围之外。但是,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不可能没有组织;而有了组织,自然也就有了权力。
    在这边的山区,同样有不少头人存在。他们往往也会自称贵族,并且视文化远近,取一个神罗、匈牙利乃至克罗地亚风格的头衔。不过,大部分人,恐怕都不是什么家谱能追溯到古典时代的真正贵族,而是在争斗中崛起的强人。因为在这种管理疏松的地方,更简单直接的暴力,一般才更有用。
    就像城里人会被行会和商人压迫一样,山民其实也没法真正一个人生活,依然会被各种大小牧主和聚落头领控制。好在这地方的山地地势,还不是特别夸张,因此山民的组织,也没有完全退化到部落的地步。但就算这样,山民之间,为了争夺草场和水源,也经常爆发冲突。在山下的人眼里,也依然是彪悍善战的群体。
    不过说实话,这个“彪悍善战”,其实也未必是当事人自己想要的。很多山民同样会因为生活太过艰苦,或是受不了头人,选择跑去城里。
    另一方面,这边还不止山民和镇民在来回交换,连上层的经营者也是如此。
    面对各种欺诈和威胁,镇里和矿上的工匠,其实也并非一味忍受,或者只知道自己逃跑。相反,他们其实发起过多次反抗。而且,虽然经常被镇压,但他们也确实成功过几次,逼迫领主改变政策。
    二十多年前的时候,当地人发起了一次可能是此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暴动。在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