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文官的嘴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次朝议,主议了北狄问题及今后政策方向,相当于拟定国策。</P>
    一旦涉及到这种大方向问题,秦国朝堂一般都会展开激烈的辩论。</P>
    今天也不例外。</P>
    众臣一个接一个的出列,纷纷发表着各自的意见。</P>
    萧煜这个小家伙瞪大着明亮的眼睛看着众臣互喷。</P>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公卿大臣们,一个个学问那么高,平时那么注重礼仪道德,可在朝堂上争论国策的时候,却是争锋相对,吵的面红耳赤,喷的唾沫横飞。</P>
    文臣的嘴仗打的别提有多激烈了。</P>
    但这也是萧远乐意看到的结果,文臣死谏,武将死战,乃国家昌盛之象。</P>
    朝堂的言论,归纳来说,大致分成了两派。</P>
    一派主张与北狄和平相处。</P>
    其策论很明确:天下初定,陛下又调集大军荡平鬼族,先后收复东夷、南疆,可谓连年征战,国家不能再这么打,现在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刻。</P>
    另外一派主张循序渐进,从内部瓦解北狄,分化其势力,先于政治、军事上掌握主动权,但同样表示,此时国家也不宜再妄动兵戈。</P>
    还有以苏毅为代表的纯战派,谏言直接北上用兵,并发表了一系列军事想法和用兵方案。</P>
    这得到了征东将军徐荣的大力支持,因为他太渴望战功了,做梦都在想着拿掉平东侯的头衔,加授武字侯,以其功劳,就差那么一点点了。</P>
    不过此策声音很小,亦遭到了另外两派的集体驳斥,原因很简单,现在就开战,实在太扯了,先不说调兵问题,单是天天打仗,就不符合一个国家的正常发展。</P>
    萧远攻灭鬼族的时候,反对声音很小,那是因为外患必须消除,国家才能安定发展,那一战非打不可。</P>
    但北狄不一样,至少现在他是一种臣服、年年上贡的状态。</P>
    而且草原与其他地方又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城池,一旦开战,就很容易形成打不赢就跑,你一退兵他又骑马跑回来骚扰的情况。</P>
    所以就算要打北狄,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决定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战略准备。</P>
    “现在鬼族除名,陛下已经从实质意义上消除了外患,正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大好时机,怎能再轻言用兵,至天下民生于不顾。”</P>
    这是户部尚书陈怀明的言论,为和平相处派。</P>
    王之栋紧跟着附议:“陈尚书所言,乃为社稷着想,臣也以为,北狄既已称臣,又无违逆之举,若对其用兵,实在师出无名。”</P>
    柳长卿出列道:“陛下率军伐逆,早已戡平战乱,廓清天下,如今山河归一,四海升平,若再无端征伐,恐有穷兵黩武之嫌。”</P>
    这话就是直臣之言。</P>
    可丁荣抓住机会,马上跳了出来:“大胆柳长卿!竟敢指责陛下!该当何罪!”</P>
    柳长卿瞥了他一眼:“朝堂辩论,丁大人不要乱扣帽子!臣何敢对陛下不敬!”</P>
    丁荣:“你竟敢说陛下穷兵黩武!以臣论君,实在是欺天之举!罪不可赦!”</P>
    柳长卿:“我只是在说,若连年动兵,恐国家不稳,丁大人断章取义,实在是无耻之尤!”</P>
    另有柳长卿得罪过的官员马上出列,面向萧远,拱手说道:</P>
    “陛下,柳长卿丑言悖逆,其状已彰,臣恳请治罪。”</P>
    恩,政敌多的数都数不过来。</P>
    这时候柳长卿也慌了,连忙跪地,颤声说道:“陛下,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您不敬,这些人都是在扭曲言论啊。”</P>
    “好了。”萧远声音平淡,他当然知道柳长卿言论的本意,只不过还是狠狠瞪了其一眼:“平身吧。”</P>
    “谢陛下。”柳长卿暗吁了口气,要知道,在朝堂被群起攻之,是很危险的,这要是碰到个昏君,说不定当场就得玩完。</P>
    萧远当然不可能因为这种莫须有的东西就办了柳长卿,他环视一周,不轻不重道:“朝堂辩论,众卿当言无不尽、各抒己见,就北狄一事,继续议,此议,亦关乎今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