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朱靖垣的小册子和下个阶段的目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自己发明的计算机,系统内部当然不存在大小写问题,同时也就没有全半角问题。
    汉字中的数字同时也是字,也可以用一个位置来表示,所以就没有加上阿拉伯数字。
    这样键盘上布置了八十个汉字,也仍然留下了足够多的控制键。
    现在只要计算机的容量能够继续增加,所有的汉字都能显示只是时间问题。
    朱靖垣又问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让工匠们打开机柜的外壳,查看了内部的结构。
    包括那上百公斤重的巨大硬盘,以及满满当当的线路和磁环组成的磁芯内存。
    参观了完了钦天监的计算机,主要是弄清楚了目前的状况。
    然后朱靖垣对汪莱说:
    “到下午的时候,召集计算机器相关的工匠开会,我有些新的想法……
    “在工部的会议室就行,在那边人齐一点,也能说的更清楚。”
    汪莱毫不迟疑,甚至还带着明显的惊喜,忙不迭的答应着。
    朱靖垣有什么新想法,那都是工匠们求之不得的。
    在工匠们看来,现在的这位陛下,就是世祖光武皇帝在世,简直就是工匠们的神。
    巴不得朱靖垣天天来自己的部门提他的奇思妙想呢。
    朱靖垣安排完直接返回办公室。
    屏退所有的随行人员,打开自己办公桌旁边一个上锁的柜子。
    从里面提出一个上锁的保险箱。
    用随身带的钥匙打开上面的锁,再调整机械结构的密码,才打开这个特殊的箱子。
    这个看上去格外重要的箱子里面,装的几乎全都是纸张和书本。
    那全都朱靖垣亲手书写和绘制的。
    朱仲梁在十几年前,就给朱靖垣提过建议,及时把想到的设想写出来。
    工匠们当时实现不了的话,也可以先存起来以后用。
    免得当时想到,过了时间又忘记了。
    这件事情提醒了朱靖垣,记忆这种东西肯定是会模糊的。
    特别是长期不接触的情况下。
    分门别类的写到纸上的话,就不至于那么容易忘记了。
    当时在蒙县,朱靖垣写出来的东西,都被朱仲梁直接拿去看了。
    后来两人不在一起,朱靖垣也继续保持了这个习惯。
    持续十几年的不断回想和书写,朱靖垣感觉脑子里面剩下的东西也不多了。
    时间真的能够让人遗忘很多东西。
    特别是那些在前世看起来并不重要甚至让人厌恶的东西。
    到来狮城的时候,朱简炎还要求朱靖垣及时观察和分析大明各方面的数据和情况。
    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了什么想法,也都写出来给他看。
    最初朱靖垣确实是给朱简炎写报告,但是时间长了就变成朱靖垣自己写想法了。
    虽然朱靖垣很想说,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但是在这个世界,自己好像确实不能算是个正经人,自己是个外来的穿越者。
    自己当然不是正常人,自己确实得写日记。
    应该说,不能算是日记,只能算是笔记,而且不是完全私密的笔记。
    因为要考虑到要给父亲和爷爷看。
    所以这些笔记的记录方式,都刻意规避了前世的习惯。
    尽可能贴合这个世界的状况,用这个世界的名词和说法来表达。
    并且在字里行间做好了留给子孙后代观摩的预案。
    让后人也能看的懂,同时还不会感觉特别的奇怪,让自己像是生而知之者。
    像个土著的天才,而不是穿越者。
    朱仲梁的叮嘱,让朱靖垣开始认真仔细的分门别类的书写工程技术层面的“想法”。
    朱简炎的要求,让朱靖垣把前世看过的经济和政治经验及设想变成自己的“思考”。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朱靖垣慢慢写下了数量颇多的笔记和图纸文件。
    这些东西绝对是这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绝密文件。
    朱靖垣甚至怀疑,就算是世祖皇帝留下了小册子,也未必能跟自己的相比。
    因为按照世祖皇帝留下的东西分析,他在很多方面都只是个普通人。
    应该是文科的,所以对历史和政治方面比较有经验。
    自己不能说水平比世祖皇帝高,但是自己的爱好可能比世祖皇帝多。
    自己首先是个键政人,所以各种政治思想都非常熟悉,国内外的时政都非常熟悉。
    然后自己还是个军迷,对近现代军事装备和技术也非常熟悉。
    同时还是个苟延残喘的组装电脑爱好者,对计算机和半导体的发展也非常熟悉。
    当然,自己还是个臭打游戏的……
    最关键的是,自己现在的的条件比世祖皇帝那会儿好多了。
    很多他就算是知道也做不了的事情,自己现在已经能够做出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