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四章章 核战争的真正作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主要核大国,在技术成熟之后都去追求多弹头技术了。
    都没有在大伊万的基础上,无限制的去追求大当量。
    这么算下来之后,朱靖垣更加觉得,这些武器的威力,没有达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印象……
    没有那种毁天灭地的感觉。
    要用彻底摧毁的标准,把全球的陆地表面都炸一遍,需要四百多万枚十万吨炸弹。
    或者九十万枚百万吨级炸弹,或者二十万枚千万吨级炸弹,或者是七万枚大伊万……
    七万枚大伊万……
    前世的冷战高峰期,全世界的核弹数量也不到十万枚,绝大部分还都是几万吨到几十万吨的战术核弹。、
    所以核大战全球洗地从来都是完全夸张化的说法。
    摧毁世界几十遍也是夸张化的说法。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核武器和战略导弹的生产和维护,也都是需要花钱的。
    如果任何一个组织,已经掌握了能够摧毁全世界的武器之后了,那它就不可能继续生产更多的同类武器。
    任何国家的决策者是要考虑花销的,所以不可能生产“摧毁世界几十遍”的武器。
    媒体不需要考虑,所以他们会这么说,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
    迎合普遍存在的“统治者都是蠢货和疯子,自己才拥有冷静和智慧的贤者”的潜在幻想。
    不过,朱靖垣听着朱昭燮的介绍,看着面前报告上的详细数据,心中也慢慢的有了另一个层面上的认知。
    自己看到的报告是非常详细的,具体在多少的距离上能够有多高的致死率。
    而不是笼统的“摧毁一座城市”,或者是“核弹洗地”、“世界重启”的那种夸张化的网络说法。
    如果仔细看这些数据,却又能够发现它们其实真的很恐怖。
    比那些空洞的夸张说法更加的残酷。
    “百分之五十的致死率”,就是所有人瞬间死亡一半,可以想象自己周围的人有一半瞬间倒地不起。
    而且,这还在一个临界点上的采样数据,越往里的死亡率越高,越往外越低。
    再加上火风暴的灼烧,对人类的杀伤实际上非常恐怖,这个范围内的死亡率实际上接近百分之百。
    人类的最终目的,只是摧毁所有的敌对的人类,并不需要真的把地球表面都洗一遍。
    人类只需要把人聚集的地方炸一遍就行了。
    不到一百万吨级的核弹,就能摧毁绝大部分常规城市,毁灭整个城市的大部分人口。
    朱靖垣前世的本国,有2844个县级行政区,美利坚则有3143个郡。
    就算是巨大的千万人口的城市,核心区挨了一发百万吨级的核弹,城市边沿地区也许并不会被彻底摧毁,但是整个城市也肯定会基本瘫痪。
    关键是,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的建成区可能很大,但是实际上内部也是分成了很多的区。
    所以,总共只需要六千多枚几十万吨当量的炸弹,就能将世界两大国有规模的城市全部摧毁。
    就算是把这个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估计也只需要几万枚就足够了。
    在冷战的高峰时期,世界上的两个核大国的手中,确实掌握着几万枚大炸弹。
    这些炸弹全部丢出去,真的有可能让人类文明倒退个几十年的。
    美利坚和红色露西亚当时都做过核战争评估。
    他们如果他们遭到了对方的全面核打击,至少也要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大部分工业能力。
    但这种评估的前提,是考虑了防御机制,更重要的是考虑了遭到打击之后,原有政府仍然运转良好的情况。
    但是互相全面核打击之后,双方人口都要损失三分之一以上,社会秩序九成九是要完全崩溃的。
    所有的政府机构和通讯设施,肯定是重点打击目标,朝廷的崩溃也是必然的。
    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才能恢复战前的状态。
    但人类是不会灭亡的。
    甚至是人类的文明都不会因此而灭亡。
    城市之外的乡村和小镇上,以及偏远的山村里面,都会有大量的人口幸存。
    会有一半的人口能够活到战后。
    然后只要有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就能够恢复生产设施,重新建立起全新的秩序,形成新的既得利益者。
    只是原有的国家和朝廷已经不存在了。
    原来的统治阶层,原来的既得利益者,也肯定已经不存在了。
    常规国家的朝廷,其实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代表的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或者说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也就是说,互相完全摧毁的全面核战争,实际上摧毁是现有的秩序,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对于任何国家的实际统治阶层而言,这当然都是没有任何实际好处的。
    这也是人类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