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七章 真的要修史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文明”的,但他们还不是特别的文明,明显不如神州那么的文明。
    对于罗马的名字,既然已经事实上了解了,那就没有必要继续强称大秦了。
    对于已经彻底死亡的对手,多少可以给予一些最基本的尊重了。
    而且罗马死绝了,泰西蛮族要负主要责任,罗马自己作死和不争气负次要责任。
    但是与神州历代王朝以及现在的大明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罗马道统彻底断绝的时候,大明这边是景泰四年,还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老农民。
    所以现在直接称其为“罗马”,其国人称之为“罗马人”。
    不称“国”而直接以罗马称之,意为认可其在泰西大陆上具有近似的天下共主地位。
    毕竟大汉的时候,给对方下了很不错的评语:
    “有类中国,诸国仰之如周京,居然大一统之势。”
    但是,对于罗马的奥古斯都、凯撒、英白拉多、巴西琉斯这些称谓,绝对不能直接翻译成皇帝或者副皇帝。
    罗马的奥古斯、凯撒都等头衔,跟神州的皇帝本来就不是一个性质,地位也有很大差异。
    首先,两者几乎是以截然相反的思路创造出来的。
    屋大维作为所谓的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其官方身份和职务仍然是第一公民和执政官。
    罗马直到最后灭亡都没有自己管自己叫“帝国”。
    从国号上看罗马始终都是共和国。
    respublicaRomana。
    因为在王政时代某些不好的记忆,关键是共和国的立国基础的原因。
    罗马的实际最高统治者都刻意规避君主的称呼。
    凯撒表示我是凯撒,我不是君主。
    屋大维表示我不是要当君主,我绝对没有想要当君主的意思!
    只是元老院给我上了一个神圣的尊号叫奥古斯都,象征着我是共和国的宗教领袖。
    我还要带着军队讨伐蛮族,所以我是罗马的军事统帅,英白拉多。
    我还是凯撒家族的政治领袖,所以我继承凯撒之名。
    总而言之,就是把一堆权力对应的头衔,加到自己的身上,实施实际的君主统治。
    但是却又不以君主称呼,更加不能用万王之王之类的称呼。
    所以奥古斯都、凯撒、英白拉多等头衔,只是实际的君主身份的替代品和解构的结果。
    甚至可以以此怀疑,泰西贵族整一大串头衔的习惯,就是罗马人造的孽。
    神州的皇帝就非常简单了,就是“是万王之王和众神之王”。
    万王之王是它统治了所有的王,众神之王是因为三皇五帝本来都是神仙,现在也被始皇帝给盖过去了。
    所以神州的皇帝总结式的,我是所有君主的君主,是天下共主。
    所有的权力和荣耀都纳入一个尊号之下,这个尊号是我自己绝对专有且具有排他性的。
    一个体系内绝对不允许有第二个人有相同和相似身份。
    罗马的统领是解析列举式的,因为我有这样一个职务,所以我能够拥有对应的权力,以及对应的身份。
    我拥有所有的最高职务,所以我是你们的最高领袖。
    我的这些职务和头衔,也可以拿出一部分交给别人,因为本来就不是一个身份,而是一堆放在一起的头衔。
    基督教时代以前,罗马的大统领与神州的皇帝,实际职权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
    但是基督教时代之后,双方的差距就再次拉大了。
    罗马的那些最高领袖,最适合的称呼应该就是“大统领”、“小统领”、“副统领”、“统帅”。
    这契合他们的实际地位,也贴近他们的头衔本意,罗马大统领的基础就是军事统帅。
    “副皇帝”让大明人无法接受,副统领就容易接受的多了。
    他们的全称也直接采用“罗马大统领”、“罗马人的大统领”等格式。
    罗马的所有历史,总体上作为一套专门的史书。
    从传说时代开始记录,直到东罗马灭国。
    内容上可以分成上中下三段,分别以共和国结束,西罗马灭亡为界限。
    朱靖垣在内容叙事上的态度是:尽可能公正真实。
    因为大明还没成年,这个传统的罗马就已经亡了,双方基本没有任何利益牵扯。
    接下来是泰西诸国的定义:
    “曾经被罗马征服并教化过的蛮夷。”
    他们之于罗马就相当于神州周边满意之于中原王朝。
    各个族群分别称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法兰西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等等。
    在这样的叙事背景下,泰西诸国和他们的族群首脑们,也就不能再将其称之为国王了。
    国王在大明是亲王级别的称号,是周代的天子称号,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不能给蛮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