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容真:欧阳良翰,你教本宫做事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怎麽看。
    「我能怎麽看?我一个只会行刑的侩子手,哪里知道怎麽看,但是夫子就是喜欢问我。
    「在金陵这些年,我翻了些书,想了些事,才算是能真正看一看。」
    容真侧目:「你与狄夫子很熟?」
    「嗯。当初夫子贬官,是我与同僚押送的,路上认识。」
    「你们作为押运的酷吏,不应该是……监督囚禁他的吗?」
    「是啊,所以说,他才是夫子啊。」
    老人目露追忆:
    「最开始,我对他的印象不过是只会卖弄权位丶迂腐守礼的那种旧式儒生而已。
    「朝堂这样的旧乾老臣不少,喜欢和我们讲什麽道德纲伦,骂我们是臭名昭着的酷吏,以后本朝修史要罄竹难书……我们手里那阵子,也不知沾了多少这类人的血。
    「夫子就很老实,从始至终都很配合咱们,当时押送队伍里有同僚当众嘲笑他是怂了的老狗,他也面色如常。
    「我对他只是普通印象,因为清楚此人确实能办些实事,从圣人没有像对待其它离乾旧臣那样杀他,就能看出,所以那时的我只是留了一线。
    「刚送夫子抵达龙城的时候,我本以为他会心灰意冷,我听说,这是几百年前东晋隐士陶渊明都心悠田园的地方。
    「把一个想要办事的强权宰相,丢到这麽一个小地方来,这种落差,只要是人都很难不沮丧吧。
    「这偏远龙城县可是离京三千里啊。
    「但夫子当时却对我们说正好,他回来的正好。
    「我看的出来,他望着蝴蝶溪两岸草房的时候,是真在开心。
    「我很疑惑,让一个宰相当一个蕞尔小县的县令,有什麽好的?
    「夫子认真说,大夥都说他是斗南一人,可是说句惭愧的话,他已过的大半辈子在南边生活的反而少,大部分都是在北边度过的,在长安在洛阳,南方很久没回来了,现在回来一下,挺好的……
    「不过那时候,我也没待太久时间,过了两天,听说是水患严重,夫子开始忙碌起来,走之前最后一次见他,脸色也是忧愁疲惫,于是就匆匆告别而过了。
    「说起来,我们留的那几天,是怀了一份不好的心思的,来时诏狱司里有大人物私下叮嘱过我们,若是这位夫子不安分守己,路上或者到任后发了什麽牢骚,那麽不出几日,一份新的罪状就会出现在圣人的案头……」
    老杨头整理了下衣襟,坐姿挺拔,就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夫子被平反,回返京都的那天,也是我来接的。
    「龙城万人空巷,百姓送了十里又十里,这些听起来老调常谈的离任形势暂且不说。
    「上马走之前,夫子不无惋惜的说,他时间实在不多,只来得及建一座水闸,算是治标不治本。
    「江南水患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开的,真希望以后有人能帮他拆了这座闸才好啊。
    「我好奇,拆了闸不是会洪水吗,好好的拆什麽。
    「我记得,当时,夫子用一种十分谦逊的平常语气说。
    「敢拆的人一定是有勇气把水患治理的更好,或者已经治理的更好了。
    「而能比把治标之路走到尽头的狄公闸还要更好的,只能是治本之术了。
    「若是没有,哪怕塌了,狄公闸也会被一次又一次的重建。后人总是依赖旧的成功路径,只要还能凑合用,缝缝补补又如何?嗯,这叫祖宗之法不可变……说到这里,夫子那时好像是笑了下。
    「所以拆了狄公闸,当然比固守它要好。
    「夫子还说,希望有生之年此闸能被拆了。
    「虽然当时我们大部分人听完,都觉得不可能,至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的。
    「可是现在,龙城县发生了什麽,容女史你也知道了。」
    老杨头语气十分感慨。
    容真有些缄默,笼袖孤立。
    老杨头摸了摸稀疏的头发,还有那颗独眼:
    「回来的路上,我好奇问过夫子,不怪圣人任用我们这些酷吏吗,他死了这麽多同僚,还包括一些志同道合的政坛盟友。
    「夫子想也没想的说,乱世需用重典,心慈无以谋国。
    「我奇怪问,哪里是乱世了?只是改了国号而已,社稷还在。
    「夫子笑而不语,也不知道是不是怕我们在套话构罪,但其实不是的,只是我个人好奇去问而已。
    「过了没好久,也就是当日天黑后,夫子忽然对我说了一句话。
    「他说,是啊,多亏了圣人,社稷还在,还在呢……
    「我不太懂他当时的出神表情,很奇怪,有庆幸有难受还有一丝希冀……
    「后来我们把他送到了京城,在重返宰相府之前,临别下车之际,夫子又对我们这一行护送的酷吏,说了一句话。
    「他说,乱世需用重典,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是盛世要用德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