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他建造的大佛吗,这件事他总跑不掉吧?东林大佛不能修,这是坏了天南江湖的规矩。」
方举袖沉默了下,冷静说道:
「很多时候,做事难,什麽事也不做光说风凉话易。
「做事之人,总是要担一些骂名的,特别是有些事,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而有些事是利在当代罪在千秋,纷纷争争,弯弯绕绕,谁都觉得自己有理,谁又说得清呢。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少说风凉话,多做事。」
顿了顿,她颔首说:
「胜男,咱们这次来,也是做事的,不是吗?」
「对对,咱们才不说风凉话。不过,姐姐,你对这欧阳良翰啥看法?放心,我才不会说出去,不算风凉话。」
方举袖喝了会儿汤,放下碗,眼睛盯着汤碗,轻轻一叹:
「他上任浔阳后的一些施政方针丶条文法规,我很赞同,包括对星子坊老城区的不折腾也是。
「撇开浔阳石窟和东林大佛不谈,光说双峰尖的开凿,他当初力排众议丶兴修此水利设施,目前来看,是很正确的,一劳永逸治理了浔阳江水患。
「只说这些,他是无愧于名扬天下的『良翰真君子』之名的,也未负江州的父老乡亲们,反正作为江州百姓,肯定是不可去骂他的。
「至于江州之外的人,或许江州之外的风评,他本人或许也不太在意吧……
「另外,在这首《青玉案·元夕》的元宵词前,他那一篇《题菊花》,我是挺喜欢的,最喜欢那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写的真好。」
方举袖目视鱼汤,温声细语的道出这些话。
方胜男听着听着,不由瞪大了双眼:
「这麽高的评价,怎麽全是夸的,姐,你该不会被他迷了魂吧?」
「瞎说什麽呢?只是欣赏。」
方举袖眼睛里露出一些冷清疏远丶冷静分析之色:
「书上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胜男,你若是静下心来,会发现,这世上很多人都是外表唬人的草包,或昏昏碌碌,或色厉内荏。这些草包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三俩成群聚一起,有时候又是一堆草包扎堆,还搭个班子。
「但也显得,一些绝非草包的人儿格外显眼,比如咱们那日有幸匆匆见一面的云梦二女君阁下,比如写这篇绝好元宵词的欧阳良翰……宛若暗室的一粒明灯,举头望去,一眼即见。
「说这些,不是要让胜男你天天去小瞧周围那些草包和草台班子,获得优越之情,而是要辨认出这些亮眼人儿,学上一点。
「如圣人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说完,也不等方胜男开口,方举袖扭头喊来一位穿着颇为清凉的秀丽婢女,礼貌的言语了几句。
秀丽婢女看了下画壁放下,点头离去,少顷,去而复返,给这位温婉娴静的「粉白公子哥」客人递去一份诗筏。
「有劳了,谢谢。」
方举袖轻声,默默将《青玉案·元夕》的手抄诗筏收进袖中。
秀丽婢女领了小费赏金,开心离开,回到柜台。
这时,从三楼走下了一位山羊须掌柜,对二楼柜台言语了几句。
秀丽婢女回头看了眼方举袖丶方胜男方向,重新返回,把这两位女扮男装的公子哥请上楼去了
……
云水阁情报柜台的山羊胡老掌柜,把方举袖丶方胜男安排在了三楼尽头的一间大包厢内。
二女走进门时,包厢内坐满的两排人,眼睛齐刷刷的投了过来。
方举袖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下他们。
只见,都是一些三教九流的人物,有码头担夫丶有市井混混丶有精明小贩……甚至还有老人带小孩的。
应该是厮混在浔阳市井的消息灵通之辈。
方举袖轻轻颔首,脸色如常。
但是一旁付过钱的方胜男,却眼神很不满意,瞧见这些满是汗臭的脏兮兮市井人士,她瞪了眼山羊胡老掌柜。
「就没个像样的,怎麽这麽敷衍?」
山羊胡老掌柜瞧了眼她,不答,转头朝那个瞧起来稳重冷静的「粉白公子哥」客气道:
「两位公子,你们要找人,却又不给咱们画像,只是托咱们找一些浔阳市井的消息灵通之辈……咱们也不多说什麽,如实按两位公子说的做。
「喏,这些人算是成天待着浔阳城的街头巷尾,听过的消息丶见过的人都很多,应该符合两位公子提的条件,两位公子自己问吧,要是有需要,可以单独去旁边包厢。」
在这些市井人士的各异注视下,方举袖与方胜男对视了一眼。
方胜男凑过来,小声道:
「姐……早知道就不找了,浪费钱,真不靠谱,我之前以为他们是啥严密组织呢,合着是直接从大街上拉人是吧,姐,你说的没错,真是草台班子,全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