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夏天的午后大家都没什么精神,长孙无忌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来造访,当真不是时候。
随着李渊的年纪越来越大,如今须发皆白,皇帝为了自己亲爹的养老生活,还是安排了三个内侍太监照顾生活起居。
眼前放着桌案,与长孙无忌这样的谈话,总会有一种仪式感。
上一次还是与王珪老先生见面的时候。
这会让客人或主家知道,接下来的话语很正式。
长孙无忌倒上两碗茶水,“你们骊山的茶叶果然是最好的,一闻便能知晓。”
张阳接过茶碗,“让赵国公见笑了,骊山清贫惯了。”
“嗯,清贫一些也好,老夫也不喜太好的饭食。”
且看茶水清冽,长孙无忌饮下一口低声道:“老夫此来是恭贺你,又为朝中办成了一件大事。”
张阳尴尬笑道:“我只是一个太府寺卿,如今太府寺只是种出了葡萄而已,说不上什么大事。”
院子里很安静,长孙无忌低声道:“你知道老夫所言的大事不是种葡萄,是高句丽。”
“误会了,在下只是太府寺卿。”
长孙无忌颔首道:“在老夫面前,你不用这般拘束,一年前陛下封张大安为礼部侍郎,老夫就明白了,他在辽东并不是任职长史这么简单。”
“赵国公又误会了。”张阳双手揣在袖子里,盘腿坐着回道:“首先张大安任职礼部侍郎,是为了身在高句丽的礼部使者李义府,使者身在高句丽,需要一个侍郎为其说话。”
长孙无忌又喝下一口茶水,“很好,你继续解释。”
好似他听出来这只是狡辩。
张阳脸上依旧挂着波澜不惊的无辜,“其次呢,之所以是个礼部侍郎的官职,也是权宜之计,需要向高句丽讨要前隋将士的尸骨,需要有个足够的身份,向高句丽讨要,如此礼部侍郎的身份是最合适的,身份足够,情面也能到位。”
长孙无忌黑着脸,冷哼道:“那为何张大安手里有三千甲士。”
张阳又道:“赵国公还是误会了,这三千甲士其实是一群心有报国之志的壮士,他们有心也想要高句丽归还前隋将士的尸骨,便先依附于辽东的张大安,以此也算是一种群众对礼部侍郎的监督,从而让大安加紧事宜安排。”
“民风如此,壮士报国,我大唐如何不强大。”说着话,张阳一番慷慨陈词几乎是把眼前这个老狐狸感动了,便举杯而起,“赵国公与下官共饮此茶,以贺大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