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令人脊背发寒的故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朕的大唐要富强。
    从神情上掩藏住对这里的火热觊觎之心,李世民板着脸与上官仪嘱咐,“好好建设此地,若此地有失不仅仅是张阳会问罪你们,朕也会问罪你们。”
    “喏。”
    骊山要抓紧建设,张阳也忙着建自己的新家,应付朝中的事情,新家的建设进度耽误了许多。
    白天在骊山上建房子,晚上便给媳妇写故事。
    这便是张阳这些天以来的生活
    李玥将聊斋的十数篇故事分成上下两册,让婶婶带到了印刷坊,印刷出来送入长安城。
    聊斋的故事中处处带着讽刺,中原的读书人刻苦,他们半辈子都在读书,读了这么多的书,肯定也能看出其中的讽刺意味。
    这便是蒲松龄的厉害之处,也是聊斋能够传世的原因,讲最荒诞的故事,写的是让人嵴背冒汗的人心。
    皇帝在骊山,有了好东西自然第一时间会送来,不论在哪里这个天可汗都充分使用他作为皇帝的特权。
    李世民得到了印刷出来的第一册聊斋,他正仔细看着。
    皇帝在骊山避暑,除了偶尔要应付国事,闲来看看聊斋也成了平时的消遣。
    李世民在骊山避暑的日子很悠闲,他还能看着骊山的工厂一步步扩建心情很美丽。
    但看着眼前这册聊斋荒诞的故事,李世民怎么都笑不出来,“以他的年纪,他的阅历,怎么能写出这等故事?”
    长孙皇后拿着下半卷看完后感慨道:“确实是荒诞又引人深思。”
    “这些原本就是坊间的故事吗?”
    “妾身以为这些故事光怪陆离,可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出自坊间才会带有烟火气。”
    “故事不是胡诌的,讲的也都是寻常人的故事。”李世民放手足的册子,莫不是真如岑文本所言的那般?
    一本红楼就足够让各世家大族面红耳赤了。
    李世民的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清河崔氏嫁娶女子皆是按照祖制,一篇梁祝让崔家的老祖宗跳脚大骂,要将此书全部收来焚烧。”
    张阳这人倒是有意思,用一个故事将世家的丑恶尽数写出,让天下士子争论不休。
    列为禁书又如何?依旧挡不住这些故事扬名天下。
    故事讽刺,不忍直视,李世民却很喜欢,“朕倒是希望张阳多写一些,往后朕的江山大唐的史书上,就可以写下张阳这个狂徒着书讽人的大作。”
    “写完了西厢之后,张阳便停笔不再写,时隔三年他再次动笔,写得便是这些讽刺故事。”长孙皇后忧心道:“妾身担心张阳处在风口浪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