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关中入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玥小声道:“夫君好似不高兴。”
    张阳停下手中的动作,“你当年说过,我将来会被天下君子清理门户的。”
    听着这话,她抬着下巴,“他们敢!”
    要放在以前,一家人活着要小心翼翼,现在不同了,骊山越发壮大。
    在朝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况且只要有火器在手,骊山自保无虞。
    忙了一下午,夫妻俩人才做了十个土雷,李玥有些抱怨,“这个东西拼凑起来好麻烦。”
    张阳从零件中挑出了一些次品,这些次品都是无法组装的。
    就算是江师傅现在的手艺,也难免会有一些尺寸上的误差。
    以后要精益求精,现在会铸造出残次品也无可奈何。
    婶婶抱着孩子而来,“公主殿下,孩子饿了。”
    李玥从锅里盛了一些米粥,耐心给小清清喂着,“婶婶,聊斋的第三卷印出来了吗?”
    王婶给孩子擦着嘴,“今天刚刚印出来,用的还是老工坊的印具,太老旧了用起来不方便,耽误了两天。”
    因为之前的流水线是木制的,也就导致了其使用寿命不长。
    骊山的生产制造还要继续往铁器方向发展。
    李玥用小勺子将米粥送入孩子口中,“明天便让人送入长安城。”
    “喏。”
    皇帝回到了宫中,朝会还要过些日子才会开始。
    对关陇旧门阀之策,李世民按照张阳的建议,交给了长孙无忌去办。
    长孙无忌的人脉广,各地的士族也都是他在联络安抚。
    酷暑刚刚过去,天气不像往日这么闷热了。
    李承乾站在殿外,等着父皇与赵国公商量好事宜,再去禀报父皇避暑这些天,朝中发生的一些事。
    殿内,李世民听着长孙无忌的禀报,一旁还有卢照邻正在把脉。
    “陛下此去骊山回来,脉象比往日好了不少。”李世民收回手腕,整了整袖口,“看来以后要少喝酒。”
    卢照邻躬身行礼,“臣告退。”
    张阳是个注重养生的人,好似他一直觉得自己活不长,起居饮食也十分讲究,但凡用饭必有一道素菜。
    朕也要活得久一些,来日还要将他吊死在承天门前。
    “陛下,这是关陇那边送来的消息。”长孙无忌递上奏章。
    “这些天,你也辛苦了。”李世民语气平澹。
    “臣为社稷不敢怠慢。”长孙无忌的神色上多了几分惶恐,他低着头不敢去看陛下的脸色。
    “看来关陇的那些旧族已然内乱,无暇顾及朝中。”
    “不过只是权宜之计,以后还要应付的。”
    计谋是张阳提出来的,他的话语很简单,这孩子办事粗糙,还需要长孙无忌来细细谋划。
    这小子能够想到如此歹毒之策果然不是好东西。
    李世民颔首道:“秋分这天,朕打算安排一场秋日游园,过后再开朝会,你让中书省的人安排一番。”
    心中一盘算,再过三天就是秋分节气,长孙无忌行礼道:“臣明白。”
    李世民放下奏章走来,握着他的手道:“辅机,当年朕与你意气风发,你我情谊最深厚,在他人面前,你与朕是君臣,在私下朕希望我们还如当年那般。”
    长孙无忌面色感动,“那是自然。”
    李世民满意点头,“好。”
    “臣先去安排,臣告退。”长孙无忌转过身心情很复杂,陛下还说当年的情谊,情谊还如当年吗?
    心中苦涩,当年的李世民现在已是天可汗。
    当年的兄弟已是君臣,早已物是人非。
    李承乾站在殿外,见赵国公出来了,连忙行礼,“舅舅。”
    长孙无忌躬身行礼,姿势放得比太子更低,“已经商议好了,陛下打算在秋分这天举办游园,太子殿下可以入殿了。”
    李承乾拿着三两份奏章急匆匆走入殿中。
    长孙无忌心中带着落寞,径直出了朱雀门,便打算回府邸休息,却见有不少人正站在门前。
    其子长孙冲急急忙忙相迎,“父亲,这些人都是来议论骊山的聊斋。”
    长孙无忌看了眼这些人,“崔长史入府相叙如何?”
    崔义玄任韩王府长史身兼朝中左司郎,他抚须道:“也好,老夫正要论论张阳那个妖人所写的妖书!”
    自从张阳给大家发了俸禄,这人在朝中的名声好不容易有了起色。
    文人们因为聊斋这卷书对张阳指指点点,他们一边看得津津有味,一边言语里还骂着,说着怪力乱神,荒诞不堪这些评鉴的话语。
    而武将们不在乎,都知道朝中困难,以前发点饷钱也紧张,那时用粮食来补发倒也饿不着,可现在换成了银钱,这是实打实的,众人拥护还来不及。
    文武两边的态度泾渭分明,隔阂更严重了。
    各地的粮食收完,关中也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